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一回 春芳怜拱正 显幽救本原(4/5)

作者:凯撒说书
先写了进去,就是寇员外。但是岁月不饶人,1582年吴承恩撒手人寰而去。就在这一年,张居正也逝世了虽然搞不清老吴的过世是在张居正前面还是后面,然而我们还是能想到,至少吴老爷子已经不可能再将张居正的故事加进西游记了。

李春芳自然要帮吴承恩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动手校对改写了至少第九十六和九十七回。

先看看张居正这么个人物吧,和严嵩一样,颇有争议,但是比严嵩的命运要好的多。

明史评价,“张居正通识时变,勇于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谓非干济才。而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书曰“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可弗戒哉”前褒后贬,比较客观。但是给的贬义却是“震主”,说明什么,说明张廷玉等人对其大加赞赏,但是迫于当时的情况,只能给张居正定一个“罪名”。

张居正的事迹就不多讲了,功远大于过,大家应该很熟悉的,就选一些履历情况来说。

1547年张居正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三岁。就进了翰林院,授庶吉士。这个时候,正是嘉靖年间夏言、严嵩二人斗争的不可开交哩。

1564年张居正做了裕王朱载垕的老师,这就给后来当上首辅奠定了基础。

1567年张居正官拜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同年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平步青云。

后来和高拱产生了矛盾,于是联合冯保太监,将高拱给拱了下去。

从此权倾朝野,直到1582年过世。

在1581年,张居正继续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万历年间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得罪了大批的官员。

他的做法其实是严嵩、徐阶、高拱等人的综合表现,因此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基本不受影响。而且张居正的优点就是旁人眼中的缺点,从皇上到芝麻官都对老张时间长了看不下去,无法忍受的。不过呢,人的名树的影,至少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谁敢到底把人家怎么着呢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发现黄金白银不少,其中白银十万两。那么这个数额,说实在的,不算大,远远算不上一回事。当然如果只根据他的年薪来说,肯定是不可能攒够的。

抄家之时,张居正的大儿子自杀,其他的也都罢职甚至充军。或许这就是西游记里面,诸多土匪抢劫寇员外家的一些映射罢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张居正是不信佛的,而且处处和佛还过不去的。因为万历皇帝的太后老娘就是个佛迷,经常打算修这个拜那个的。但是不出意外的,基本老张说了都不算。李太后这个人挺有意思的,张居正教训皇帝可以,但是不能阻止自己拜佛参禅。这也是寇员外“万僧不阻”的由来,张居正总不能连李太后都敢训斥吧。

因此,李春芳在书里的描写其实是大反话,否则这就很容易让人看出来就是在写张居正了。那还了得啊,张居正平反是在死后四十年才实现的,整个万历朝所有人都讳之莫深呀,那肯定李春芳是赶不上也等不及了,1585年就也与世长辞了。

但是李春芳明显很敬重这个后来居上的晚辈,赞赏有加也深表惋惜。所以,希望上天能够让张居正再多活十二年的,但也只是将这个愿望写进而已。

书里提到的那个陈少保估计就是映射的冯保太监,那当然在隆庆年间和万历初期的权势很大。

冯保和张居正两人配合的还行,但是冯保也倒霉在这了,张居正刚死,自己就被参劾倒了。1582年给撵到南京,老死异地了。

最后咱们再来看高拱,同样也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

高拱担任首辅时间不长,但是政绩斐然,隆庆时期的作为基本都是老高给设计筹划的。张居正很多地方都是在人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然而高拱也霸气外露,最后倒霉跟这个有分不开的关系。

1572年,隆庆皇帝朱载垕临终之际,将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且执着高拱的手言道,“以天下累先生”。一句话对高拱的评价,可见一斑的。

高拱是看不上那些太监的,尤其是冯保,这俩人就属于死不对眼的。

但是此时冯保已经修改了隆庆的遗嘱,说是最高太监要和顾命大臣一起辅政。那高拱能干么,就不断要求撤掉这个太监干政,俩人的矛盾愈加激化。

后来高拱和张居正也产生了隔阂,结果张居正联合冯保,将高拱给拱走了。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之后,太监冯保在两位太后跟前说了高拱的坏话,说是专权擅政,想要搞掉皇帝身边的太监们,这难道不是有可能要另立藩王为帝的苗条哩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两个太后自然要采取果断措施。当着诸多大臣的面,下诏斥责高拱,赶出京城。

高拱伏地不能起,还是张居正搀扶起来,让其坐着骡车出了宣武门回家。

那高拱回到老家后,心情自然不好,就琢磨着这个变故是不是张居正和冯保俩人给撺掇的,还写了一本病榻遗言说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大漠狂歌 国姝 剑猎天下 女子监狱风云 FM冠军教父 总裁,玩够了吗 农村女婿 天下第一狱 把你的剑放下 千亿军婚:老公,极致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