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一回 春芳怜拱正 显幽救本原(2/5)

作者:凯撒说书
僧归妙觉,无缘得见佛如来。

脑子里不禁产生了问号,寇员外的态度十分费解,作者的感叹也莫名其妙的。你寇员外想去见如来其实也容易啊,路程不过八百里,几天就到了,何来的无缘哩,即使如来不愿意见这个凡人,但是总不能限制寇员外的腿脚,不让前去灵山朝圣吧。

还有就是隐隐的指出,这个寇员外映射的明朝大臣,作者对其倍加推崇,认为是个忠臣,自然对唐僧师徒映射了明朝的诸多皇帝情深义厚。但是作者对这个忠臣为什么要如此隐晦的描述呢令人不由得怀疑,这个忠臣的下场不太好。

悟空几个离开后,走了有四五十里之地,天色将晚,老猪就埋怨师父。唐僧又对八戒破口大骂,以后撑死你这个饱鬼孽畜。

八戒只能郁闷的苦笑,不敢说话。

悟空提醒唐僧,前面有个歇脚的地方。大家前去,却发现是个破庙。大家只好在里面凑合了一晚上,但是这个破庙却是有来历的。乃是“华光行院”,唐僧解释,“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职,化做五显灵官,此间必有庙祝。”遂一齐进去,但见廊房俱倒,墙壁皆倾,更不见人之踪迹,只是些杂草丛菁。欲抽身而出,不期天上黑云盖顶,大雨淋漓。没奈何,却在那破房之下,拣遮得风雨处,将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坐的坐,站的站,苦捱了一夜未睡。咦真个是: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

为啥要介绍这个劳什子呢,结合前后文及对寇员外的推测之后,我们就从中有所发现了的。

唐僧说华光菩萨因为做了好事,反而被降职了。那么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寇员外映射的大臣后来是倒了霉的。

最耐人寻味的是唐僧此前的态度,虽然说见佛心切,但是从其言语行动能够看出来,对这个寇员外不屑一顾的。然而寇员外却是极其看好唐僧的,从离别放声大哭就能觉察到。

此地已经接近灵山了,一后没有发生变故。说明现在映射的背景时期是隆庆或是万历年间,然而唐僧的态度表面了,这个明朝大臣是在嘉靖年间就有所崭露头角的。而且这个大臣很敬重嘉靖皇帝,嘉靖对其却是不怎么搭理的。

那么这个大臣毫无疑问了,必然是在高拱、李春芳、张居正三人之中了。因为徐阶后来受到嘉靖的信任,却是被隆庆给拿下了的。李春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没有自己这么写自己的。高拱和张居正都有可能的,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反过来想,李春芳为什么要修改吴承恩的作品唯有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让西游记写的更加饱满,第九十六和九十七回更加具有代表意义。

但是还是不太明白到底是高拱还是张居正,咱们接下来先看书,后面再讨论。

就在这天夜间,有一伙铜台府地灵县城凶徒,前去打劫寇员外家,且寇员外还想让盗匪给留下点家产,但是匪人却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

老太太伤心之余就说是,点火的是唐僧,持刀的是猪八戒,搬金银的是沙和尚,打死你老子的是孙行者。

俩孩子便写了状纸,天明后报案。

这些内容里面都是话里有话,是在隐约指出,寇员外明朝一位首辅曾经受到迫害,甚至最后死了。

那么从这里看出来,这个寇员外有点像是高拱的,不过总还觉得不大对劲儿。

这铜台府刺史正堂大人接到报案,便派了人手前去捉拿唐僧。

唐僧他们也挺巧,刚好遇到了那些劫匪,猴儿就都给逮住了。从匪徒的口中得知,寇员外家遭不幸。

唐僧打算交还寇家财物,却将土匪给放了。结果,正好被官兵“人赃俱获”了。

那个刺史升堂问案,就先给悟空上刑。忽然只听得有人来报道,“老爷,都下陈少保爷爷到了,请老爷出郭迎接。”那刺史即命刑房吏,“把贼收监,好生看辖,待我接过上司,再行拷问。”

这里是有个疑问的,就是来的这个“都下陈少保爷爷”是什么人,来头挺大,还得让刺史大人出城迎接的。但是呢,后来根本就没有给交代这个大官儿一星半点的。而且“都下”这个词,古代是说京城;但在明朝一般特指皇宫内。那么这个陈少保就很可疑了的。联系前后文,推测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太监,官不小的。

但就也更加验证了的,这个寇员外身上是有高拱的影子,高拱就是被张居正和冯保太监联合给整下台的。

唐僧几个先蹲了一夜班房,先挨了顿揍。悟空知道这是狱卒们要钱呢,就说将包袱中的袈裟送给他们。

唐僧哪里舍得,心痛不已,但也没办法,总不能继续挨打啊,便只好如此。

果然狱卒们一看,就高兴了,是宝贝啊,发财了,就绕过唐僧几个了。

于是惊动了本司狱官,一看就是大吃一惊,这不是凡人之物,说明这几个和尚是有身份的,还得给保管好,省的以后惹麻烦。

悟空半夜就出去了,先到了寇家门首,只见那有个做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最强农女:捡个王爷去种田 医路永恒 天荒神域 染指成婚,甜妻买一送一 诸天武侠霸主 陆爷的小心肝又逆天了 最终逆战 腹黑总裁绝色妻 宠妻成瘾,总裁好霸道 黎明机关什么的超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