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往事如烟(1/4)

作品:《滴血瞳

“什么?”听到了这句话,我和崔明丽都愣住了,崔明丽竟然忍不住叫出了声音。鬼修猛地灌了一口酒,旋即坐在了地上,精神显得恍惚而颓然,顿时我和崔明丽也愣住了,崔明丽赶紧掩住了嘴巴,害怕自己再控制不住自己而发出惊叹之声,我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示意她不要这么紧张。

“没什么,真的……”鬼修摇了摇头,示意我们两个坐在了他的身边,我们赶紧坐了下来,鬼修把葫芦递到了我的手里面,我接过来喝了一口,鬼修摇头轻笑了一声,只是我有些搞不清楚,这笑究竟是自嘲还是什么别的意思。

“你本就不该出生的,真的……”鬼修摇头嗟叹,而后他讲的话把我和崔明丽真真儿地给震撼了:

鬼修的母亲出嫁的那一天才刚刚满14岁,嫁给了邻村的阿哥。但是在他们那里却有一个风俗,虽不成文,但是这个风俗却被大家都极为看重——女子在出嫁之时,必须哭着出门,是为“哭嫁”!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

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

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am;quot;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am;quot;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四川农村中,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四川北部山区汉族聚居地还残留哭嫁习俗。

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八百九十二章 往事如烟,网址:https://xbqg888.com/81/8164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