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宝物流落(1/4)

作品:《滴血瞳

老先生看到我用如此疑惑的眼神儿看着他,顿时让我不要紧张,“小伙子,你想想看,世人皆有贪念,若自己将入阴曹,那么即便是平民百姓,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阳世之财,从自己的身边白白流走,更何况,是那帝王贵胄之流呢?”

“您的意思是?”我的心中已然出现了一个念头,但是我仍旧反问这位老者。

他微微一笑,坐在了椅子上面,上下唇轻轻地碰了下,吐出两个字,“陪葬!”

封建时代是以“家天下”为主导思想,并且讲究“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拥有全天下财富的皇帝们,死后的陪葬会更讲究。具体都会陪葬些什么,笼统一说都是宝贝,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死者生前用的玩的占有的,都会被随葬到地下,越值钱的东西越会让死者带走。

厚葬现象,在秦汉时期出现第一波疯狂。据《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要作为帝王的陪葬品,其规制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在今人看来是断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现象却已然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陪葬越丰厚,表明墓主的地位越高。

据说,明神宗朱翊钧随葬的一顶金丝编成的金冠,重即达一斤六两。

而北宋真宗赵恒病死,三天后即准备好了陪葬品,“先帝服玩及珠襦玉匣”等宝物不可留于人间”,均随着一些专门置办、很值钱的冥器,葬于永安陵中。并且在这些宝物入葬前,还如今天的博物馆一样,举行“陈列展”,供群臣参观。

但是,若要论起最奢靡的人,当然还要属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并且当时是由她的近身侍卫,二品的顶戴花翎,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详尽记下定东陵陪葬品信息:仅棺椁内的陪葬品价值高达5ooo万两白银。

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褥上覆绣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上置翠荷叶,脚上置一碧玺莲花。

放好,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珠串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十八尊置于后臂之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

众人置后,方将陀罗经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旁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一百零八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等宝物,大小二百件。后身左旁置玉藕一支,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七章 宝物流落,网址:https://xbqg888.com/81/8164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