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迫降,听起来容易,飞行操作手册上也都有这个程序步骤。但事实上,大部分选择水上迫降的飞机,下场都不好。>
高空,高速入水,在水面应力的作用下,和砸到水泥地上区别也不大。轻则结构破损,重则飞机直接解体。>
第一次操纵飞机进行水上迫降,林毅的注意力全在找接地点上。水上迫降又不是在机场跑道上落,还有导航系统给你引导。接地点选择,全靠目视。>
两公里,哪怕加上河道变窄的三公里,拢共五公里的距离,在空中真的就是一闪而逝。过于聚焦接地点,自然就疏忽了接地时的飞行姿态问题。>
第一遍飞完后,林毅看着徐教员那边显示的2.7个g的接地载荷,默默地缩回了驾驶座上,再来第二次操作...>
就这么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了四十多次,在出色的记忆力帮助下,林毅愣是靠着记住了每一个转弯点的时间,每一个操作的时间点后,这才算是能将飞机平稳地落在水面上。而这时,时间也已经到了第三天。>
压轴戏,正式开拍!>
“5000英尺!”>
“起动电门关断,排气活门关断!地形、起落架抑制!”>
“证实!”>
互相监督做好水上迫降的准备后,副驾驶看着林毅点点头。>
“信号牌接通了!”>
林毅点亮旅客信号牌,同时副驾驶也汇报着燃油存量:>
“燃油还有12000磅。”>
“接着放吧,能放多少是多少...”>
揉了揉脸上的肌肉,强迫自己放松下来后,林毅继续说道:>
“复习接水后程序...真没想到,这个程序居然也有用上的一天。”>
“是啊,谁说不是呢!”>
同样感慨一声后,副驾驶照着手册读出程序要求:>
“发动机起动手柄放到切断位,防止燃油泄漏,打开驾驶舱风挡,保证舱内没有压差。开始紧急撤离,放出救生筏,并保证人员迅速撤离...”>
听着身边的念诵声,林毅又将起落架手柄扳到中立位。在近地起落架抑制开启后,起落架不会自动弹出,同样,中立位也可以避免入水那一刻,起落架被震出来...>
“起落架,收上,中立位!”>
做完后,林毅伸出大拇指。>
“紧张吗?”>
“还好,我相信你。襟翼40,检查!”>
副驾驶强撑着笑了笑,故作轻松道。>
“襟翼40!”>
“绿灯!”>
“快到500尺了,你通知客舱吧。我接操作了。”>
看着无限电高度表上的数值,林毅坐直身体,双手扶住操作杆。慢慢地调整着飞机飞行姿态,方便等下拉平时,能更快地,更柔和地达到抬机头12度的入水姿态。>
“各位旅客请注意,我们即将水上迫降,请再次确认您的安全带已系好!请相信我们机组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要慌乱,准备做好防冲撞姿势,让我们一起回家!”>
“onehundred!”>
“fifty!”>
“注意!防冲撞姿势!”>
当五十英尺的高度警告响起,严阵以待的副驾驶立马向客舱下达指令。同时,林毅也慢慢地向后带杆,将飞机改平的同时,拉起机头...>
“thirty!”>
“tenty!”>
“ten!”>
···>
···>
杀青了...>
有些木讷地收下陈立峰送来的鲜花,林毅依旧坐在驾驶座位上。感觉还有些没缓过劲来,这就杀青了吗?!>
“你这个地形抑制,不该开的!没有那个ullu,ullu的,感觉紧张感不够啊!回头我把这段加上啊!”>
拍拍林毅的肩头,陈立峰显得很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片子送给后期剪辑,加特效了...>
“你小子还愣着干嘛?走啊,春城大饭店,杀青宴,庆功宴都准备好了!”>
“就第一次,杀青,想多体会体会...”>
拿上鲜花,站起身子,林毅的脸上又露出那副憨厚的笑容。当演员也有快两年了,以往向来是拍完自己的戏份,就直接提桶跑路,从来没有见证过一部戏拍完,杀青时自然会有些错愕。>
回想这几个月来,林毅听到的,最多的称呼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名字,反而是雷振机长。这听多了,现实的割裂感也就来了。>
当了好几个月的雷振,突然做回林毅,倒也不会不适应,只是难免有些不舍。似乎,当个飞行员也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