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咚咚咚——”>
赵政提起全身气劲,硬抗忽别与忽也先的猛攻,连绵的鼓声响起。>
这鼓声在喊杀声与狰角声中,微不可闻,但随着鼓槌敲击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响!>
君恩若雨露,君威,若雷霆!>
鼓声竟如天雷之声,轰然而鸣,似是在替天地助威!>
“杀!”>
乾军衰落的云气忽然凝结,便是一叶扁舟也在巨浪中行的稳稳当当!>
将士不知从哪儿气劲上涌,精气神一震!>
但即便如此,仍是不太好过,怯薛军踏尸登城,带着无比的冲击力,人人以一敌百,还有几近无敌,堪比一品的四大斡鲁朵与正儿八经的一品巴力怀!>
狼子狼孙,草原就是他们的主场,草原就是他们的天地!>
万里长城,巍巍雄关,就只是他们家门前的一道槛,跃马可过!>
“两千年前,蛮夷越长城侵扰中原大地,高皇帝亲战,被围于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
“一千四百年前,蛮夷越长城,京师震动,人心惶惶,贞观帝签订渭水之盟!”>
“一千年前,蛮夷越长城,出帝亡国,全军恸哭,震天动地!”>
“八百年前,蛮夷越长城,失燕云十六州,订澶渊之盟!”>
“七百年前,蛮夷越长城,攻破京师,掳二帝并三千臣,史称靖康之变!”>
“五百年前,蛮夷越长城,掳帝,屠十八万战卒,史称土木之变!”>
“四百年前,蛮夷越长城,蹂躏京畿,焚掠无数,史称庚戌之变!”>
“三百年前,蛮夷越长城,遍蹂京畿,历时足足四个月!史称己巳之变!”>
“百年前,蛮夷越长城,屠尽北椋十三城,北地千里无人烟!”>
赵政声嘶力竭,双目血红,悲痛激愤。>
“今日,予一人在此,不与一人越长城!”>
他全身气劲如同滚滚洪水向外涌泄,平铺于地,迅速窜动!>
“点,灯!”>
气劲径直涌向烽火台,长城无灯,烽火便是灯!>
成百上千座烽火台刹那间同时亮起,哪怕远在万里之遥!>
万里长城,此时此刻,化作一盏长明灯!>
草原暗无天色,长城就是唯一的光!>
不像阳光那么刺眼,不像月光那么清澈,但它亮着!>
“漠北大地为狼神所主,天地不佑我炎黄,炎黄子孙,自佑炎黄!”>
城关上升起了一道道白芒,与烽火呼应着。>
不甚耀眼,比星光更为微弱,就和萤火虫一般,可光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万里长城,无论是哪一截哪一断,都能升起光点,密密麻麻。>
连成片的光点,最终聚在雁门城关前方,霎时让狼神所主的黑夜,亮如白昼。>
“这是....”>
无论是乾军还是濛军,皆是同时惊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天地异象。>
“是...”>
身受重伤迷迷糊糊的蒙重,在偶然清醒的一刻,从光里看见了一个黯淡的虚影,双手不断抖动,待到光芒愈加璀璨,他才喃喃说出一句话:“爹....”>
有老卒不解,蒙将军的爹?>
蒙武将军?那不是已经死了吗?>
三十年前北濛南下,那时蒙武为北椋戍边将军,母亲被濛人抓去,威胁其投诚,阵前蒙武之母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国事为重”,头撞弯刀赴死,蒙武击退濛人后,葬了母亲,气劲散尽,呕血而亡,留下遗腹子。>
也就是蒙重。>
蒙武的虚影将手点向蒙重胸口,继续面濛军而立,身侧还有一个老年将军,与其面容相似。>
不止是蒙重,许多边军士卒,都惊呼出声,欲哭。>
“爹...”>
“大兄....”>
“我儿....”>
便是公孙起也略微失神:“王二、李八、钱黄.....”>
有能认出面貌的,但更多是无人相识。>
他们的甲胄制式各不相同。>
这是无数战死在长城之下的兵将,有一品大将,也有九品小卒。>
从今夕,至前朝五千年。>
死不归家入九幽,忠魂千年守长城。>
他们再没有大杀四方的武力,也没有运筹帷幄的计谋,只有血肉忠骨,能戍守中原大地。>
长城,不得越!>
“汉家将士三千万,不破胡虏不回还!”>
“朕,乃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