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濛?用兵?”>
太久没有和外界交流,公孙起说起话来,断断续续,声音干涩嘶哑,措辞也有些生疏。>
但在他听到北濛两个字的时候,黑白分明的双瞳,霎时变得猩红一片,手脚的锁链,也在不断颤抖着,好似随时都要挣脱而出。>
赵政平视着公孙起,心中估量了一番。>
这是个疯子,还是修为高达一品,在军中颇有威望的疯子。>
若是放出天牢,恢复其修为,必然又要带着大军,北上和濛人拼命。>
而且不搞战阵计谋,硬生生一命换一命,不是独臂将军夏侯莽那种莽,而是嗜血,疯狂,纯纯的要屠尽濛人。>
“陛下,要用我?”>
状若疯魔,但还有理智。>
公孙起能猜到朝中的情况,大乾的将军都是旧识,他很清楚没有一个一品之才,而小皇帝登基后,不兴兵戈,浑身窝囊气,肯定也没有新一辈将领能出头。>
局势很明显了,大乾没有一品高手,即使调用当年打天下的老兵旧部,也只能凭借军阵调度所成的云气,压制北濛的一品高手,然后靠二品高手拿命填。>
肯定打不过北濛,即使能打赢,也是惨胜。>
如果有他公孙起,就不一样了。>
一品高手,素有人屠之称,而且是屠濛人屠出来的,濛人闻其名可止啼。>
无他,乾濛之战,最多三成把握,有他,则有七成把握。>
公孙起傲然挺立,这就是他大乾武安君,天下第一将!>
人屠,是恶名,是凶名,也是能力!>
“百万金,三千江南女子,裂土封王,我替陛下镇守北疆,若濛人举兵十万,屠之,若濛人举天下而来,亦屠之!”>
公孙起舔了舔嘴唇,开口从未称臣,半点敬畏之心都没有,他压根没将自己当做大乾的臣子看待。>
从先帝阻止他继续屠戮濛人,送入天牢的那一刻,天底下就再没有任何人,能让他臣服。>
更何况,是远不如先帝的小皇帝?>
他公孙起当年也是和先帝平起平坐的大将,功勋彪炳,威望不俗,若是等到大乾立国,本就应是异姓王,他不过是拿回应该有的东西。>
别说提这些要求,只要能出天牢,他就能召集旧部,自成一国,屠尽濛人后,反过来吞并大乾,也未尝不可。>
“吃个桃子吧。”>
赵政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个桃子,塞在公孙起嘴里,笑呵呵的道:>
“朕要确实用你。”>
公孙起将桃子连核一同咬碎,囫囵吞下,龇着牙:“陛下要用我,就得付出些东西。”>
“区区一个太史令,封赏何必如此丰厚。”>
赵政从怀里掏出一片布条,不知是从哪儿撕下来的。>
勤俭节约,便是圣旨,也尽量能省则省。>
布条上就两行字,一个大印,封公孙起为太史令,钦此。>
公孙起看了好半天,猩红的眼睛里都透着几丝迷茫,连带着整个人充斥牢房的杀意,都淡了许多。>
满脸写着我不理解。>
太史令?>
记载史事﹑编写史书。>
文职????>
我一品修为,上将军,灭三国,屠八十万濛人,你给我封个文职?>
“朕要御驾亲征,洛邑留了许多官员镇守,这军中就有些缺少人手了。”>
“缺一个修史,记载朕如何率兵大破濛军的史官,思来想去,便想到了公孙将军。”>
“将军年轻时,也是文职出身,当过先帝主簿,又有一品修为,见多识广,懂得行军布阵,必然能明白朕的扎营用兵如何玄奥,懂兵之人,才懂得如何记叙用兵,才能胜任这一职。”>
公孙起思索一二,觉得这是小皇帝在白嫖他的威慑力。>
真不是吹,他公孙起甚至不需要出手,只要站在阵前,露个脸,就能让无数濛兵胆寒,打击濛军士气。>
哪怕距离屠八十万濛人已过去十数年,也是如此。>
自那之后,濛人对他的恐惧,刻在了骨子里。>
“陛下倒是打的好算盘。”>
想明白了,公孙起也无可奈何。>
气劲被封,一日不解开,哪怕出了天牢,他也没有脱身的机会,只能被小皇帝白嫖。>
他放狠话:“陛下就不怕打输?如果我猜的不错,朝中没有一品高手。”>
“朕就是。”>
赵政一手印在公孙起胸口,留下一道气劲:“将军看看,这一品修为是假是真?”>
公孙起表情复杂,虽然一直在大牢里,但他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