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总算是回来了。”
一回到林城,赵畅就被王通请到县衙。
赵畅问:“怎么发生什么事情了”
“京都有变。”王通道
却是在赵畅离开的这二十天里,京都洛阳再遭巨变,大将军何进终究还是死在了宦官之手。
“没想到会这么快。”赵畅凝声。
而且和他所知道的有些偏差,何进确实是死了,但是宦官并没有被全灭。只是死了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带着皇上闯出皇城。
这残余的几个宦官,实力强大。
朝中百官吓破了胆,只有尚书卢植带着部分士兵,打着护驾的旗子,跟随在宦官和皇上身边。
本就距离京都不远的董卓,听闻京都巨变,立马带上亲卫,直奔洛阳。
恰好在半路遇上张让等宦官。
一番厮杀后,张让等人逃走,董卓将皇上及陈留王迎回京都。
除了张让等几名重要宦官逃脱之外,其他的和赵畅所说几乎差不多。
因此,虽然有点变化,但王通对赵畅的分析能力更加敬畏。
也是幸亏有点差别,不然王通就不是敬畏了,而是恐怖。
这是对人心,对环境的把控。
王通却是不知道赵畅只是照着书上写的,说了一遍,以为赵畅真的有如此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准确算出后面的事。
因此,在赵畅回到林城后,马上就请赵畅道县衙商议。
说商议是好听,其实是王通在询问赵畅后面可能发生的事情。
“天下要大乱了。”
“为何如此说”在王通看来,宦官虽未全灭,但已经入丧家之犬,不可能在翻起浪花。
“你可知董卓此人”赵畅问。
王通:“董卓斩获张角,天下谁人不知。”
董卓在剿灭黄巾军的时,立下大功,如今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功绩,却未能看清他的为人。
在董卓将皇上和陈留王迎回皇城时,许多人都在欢欣鼓舞。
觉得没了宦官以后,天下将太平了。
天下间,能看清董卓为人的,寥寥无几。
“县令可以去街上问问百姓,听听他们口中的董卓。”赵畅道。
“这是何意”
“你去问问就知道了。”
因为董卓的功绩,现在就算赵畅在这里抹黑董卓,王通也很难相信。
王通听到的多是关于董卓好的一面,董卓斩杀张角的印象已经深深烙印在他脑中。
只有无数百姓口中听到,才会让王通清醒过来,用正确的眼光去看董卓的一切。
赵畅没有跟着,王通独自出去,完全是随机的选择。
有的是路上的行人,有的是店里的伙计掌柜,有的民居中的妇人、老人。
有的人不知道董卓,是之后搬来林城的。
但大多数还是原来就住在林城的,他们致死都不会忘记董卓给他们带来的灾难。
对于县令大人的询问,如果是一个贪官残忍的县令,有的人可能还不敢说。
但是王通早已赢得林城的人心,对于他的询问,百姓是知无不言。
两个小时后,王通在询问了数十个人后,终于回到县衙。
“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一个人可能骗你,难道所有人都骗你”赵畅反问。
“多事之秋啊,我想回去。”王通道。
“我还是那句话,你回去有两个结果,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被董卓所杀。”
洛阳终究是要血流成河的。
董卓要杀那些大儒,还会有一点顾虑,但是杀王通这样的小虾米,绝对不会有一丁点的迟疑。
“那我们就这样干看着董卓为乱吗”王通道。
赵畅:“这只是我的分析,不一定准确,而且真如我说的,天下总还有其他人看不惯,定会举义师讨伐董卓,到时候我们可以加入他们,尽自己绵薄之力。”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王通叹息道,在内心,他还是希望大汉能够延续下去。
赵畅现在之所以一直积累力量,就是为了日后能够和其他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在各路诸侯中有一席之位。
从县衙出来,赵畅心道:“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弱了。”
本来培养间谍,就是要各种情报,而且很多情报都是有时效性的。
一条情报,一个月前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但是一个月后,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过时的情报,是完全不值钱的。
赵畅在林城的时候还能收到从洛阳送来的情报。
但是当他离开林城去了其他地方,情报送到林城就断了,根本没人送到他手上。
除了因为人少外,情报人员实力偏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像现在,赵畅即使知道会有这样的问题,短时间也无法改变。除非他有意留下各种明显线索,还要控制速度。
不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