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秦淮把房子退了,除了钱和几件日常的衣服,其他东西一律卖给了收废品的大叔,包括以前的那些字画。>
接着搭乘地铁,往北;下了地铁后,找了一个公交站台,随意上了一辆公交车。>
“中心区是特么的比六环外高档啊!”秦淮到了亮马桥,周围高楼林立,各种大使馆,各种高大上。>
虽然在昆仑山那会有手机,信号好的时候也能上上网,但看图片跟亲眼见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师傅,这附近有古玩字画市场吗?”秦淮在路边找了个老大爷。>
“往东,打这儿起沿着亮马桥路走七百米,有个亮马收藏品市场。”老大爷扯着嗓子喊道。>
“谢了啊大爷。”>
亮马收藏品市场还挺大的,门面很多,卖各式各样的老物件。>
当然,秦淮不是来这里淘文玩的,他也买不起。>
随随便便一条品相好点的串珠都不止四万。>
逛了一圈,最后在靠近尾端拐角的地方看到一个店面。>
“画庐”>
店面就叫这个名字。>
店铺不大,三十来平米。>
装修风格秦淮很喜欢,古色古香。>
门头悬着一把长剑,门尾置了一张古琴,剑心琴音,倒是很别致。>
墙壁两侧搁置着一些字画,大多都是近代的仿作。也有几幅清代的作品,只是作画者没什么名气,价也不会太高。>
太师椅上坐着一个白发老头,戴着老花镜。前面的桌案上摆着一幅画,老人正拿着放大镜细细鉴赏。>
秦淮也没出声,就这么往边上一站,偶尔低头看两眼老人那幅画。>
国风山水画。>
画的是山,具体是哪里的山倒是看不出来。>
“不错不错,韵味倒是有一些。”半晌,老人点头,脸上带着一抹笑容。>
“咦?有顾客?哎呀小友不好意思,看入神了。”老人看到秦淮,愣了一下后起身。>
“没事的老先生,我也刚进来,见您看画就没打扰。您这画是不错,墨色饱满线条流畅,对山的形态把握也到位,技巧上佳,只是……”>
“只是什么?”老人眼睛亮了一下,这小伙子眼光不错啊。>
秦淮微微一笑,伸手点了点道:“画是好画,可惜山不是好山。”>
“怎说?”老人被吊住了兴致。>
“烟波泛舟青山,意为朦胧洒脱圆润;披荆登临险峰,意为豁达豪迈气吞山河;仰头望山不见山,意为高壮雄伟入云端。这画山景不错,却少了人赋予山的意义,就落了下乘,可惜。”秦淮语速平缓,娓娓道来。>
老头扭头看向桌案上的画,然后猛的一拍大腿。>
“妙啊,小友竟有此眼力,实在是佩服。”>
“老先生说笑了,只是恰巧对国画有些研究。”>
“哈哈哈,小友看上我这里哪幅画了?赠与你。”老头也是相当豪爽。>
要知道,如果秦淮挑那两幅清代画作,虽然不会很贵,但至少也是几万起价的。>
“我倒不是来挑画的,只是想问问老先生这房子转租吗?”秦淮问了一句,他心里也没底。>
看得出来老人很喜欢字画,让他转让店面,怕是很难。>
听到秦淮的要求,老人明显愣了一下。>
“小友也是做字画生意的?”老人问道。>
“不是。”秦淮摇头,“我自己画,有人要就卖。”>
其实他不过是想找一个平台,赚不赚钱无所谓。>
“你带画了么?”老头似乎非常期待,搓着手,很想品鉴品鉴秦淮的画。>
“没有。”秦淮摇头,“不过老先生感兴趣的话,我现在可以画一幅送您。”>
“当真?嘿嘿,小友,你要是能让我满意,我也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秦淮点头,找了一张生宣纸,用了四个图钉,固定在门口的画板上。>
“小友,笔墨我这有。”>
“墨就好,借老先生的宝剑一用。”秦淮接过砚台,伸手取了门头的长剑。>
铿锵一声,长剑出鞘。>
居然开锋了。>
秦淮有些诧异,他还以为是工艺剑。>
没想到这柄剑的质地很不错,剑锋锐利,剑刃出寒光。>
“来!”长剑入手,秦淮心中顿生一股齐天傲意。>
当初在昆仑剑宗,他就是以剑入道。整个昆仑剑宗,如果不论修为,他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剑法老子第一。>
因为握着剑,又在店门口,倒是吸引了一些人围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