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看着弟弟带着几个人把木棍削尖,然后倒插在地上,把他们今晚要什么露营的领地又围了好几个圈,最后用树枝遮住,形成了一个隐蔽的陷阱。
“三郎,你怎么想得这么周到?”
苏轼忍不住问。
苏辙拍拍屁股,坐在火边休息。
他之前的22年可不是白活的!
苏辙岔开话题:“哥哥,你也来坐着歇一歇,咱们一会儿就能吃上鲜嫩的野味啦!”
苏轼望着火堆上烤得滋滋冒油的野鸡野兔,咽了咽口水:“三郎,今晚咱们就睡火堆边吗?”
苏辙摇摇头:“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咱们最好爬到树上去睡。”
苏轼用激赏的目光盯着弟弟:“三郎,你真是太厉害了!”
从前他只觉得自己是哥哥,理应保护弟弟,现在看来弟弟比他可能干多了。
面对赞美,苏辙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如果不是巨坑哥哥,他们又怎会困在山上?
现在只盼着祖翁发现他们失踪,派人来找,毕竟多待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险。
******
天色渐渐暗下来,程夫人一直在家等着父亲和两个儿子回来。
忽然,一个小厮急急忙忙跑进来:“夫人,两位公子不见了!”
程夫人手中的针线掉落在地:“阿福,你说什么?”
阿福一脸急迫:“夫人,两位公子和乡里的孩子一起进了山,到现在都没出来。老太爷让我回家召集所有人去寻人!”
乳母许妈妈道:“那老太爷呢?”
阿福回答:“老太爷已经带着人进山找去了!”
程夫人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快!叫所有人都出去找公子!”
说着,程夫人已经急着要出门。
徐妈妈立刻拦着:“夫人,您这是做什么?现在黑灯瞎火的,您怎么能去山里呢!”
程夫人泪眼盈盈:“二郎和三郎都出了事,我怎么在家里坐得住?我和明允生了六个孩子,只剩下三个。明允刚走没几天,若是二郎和三郎再没了,我还有什么脸去见他?”
十岁的苏八娘扶着母亲:“娘,我也跟你一起去找弟弟!”
苏轼、苏辙走丢的消息惊动了邻里,大家纷纷出门一起去寻。
等大人们找到这群孩子的时候,他们已经一个个在树杈上呼呼大睡。
为了防止意外,还用裤腰带把自己和树干捆了起来。
“阿牛!”
有失踪孩子的父母哭喊起来,孩子们揉着眼睛醒来。
苏辙大喊“小心”,可还是没来得及,有几个村民踩在了陷阱上,木尖扎进了肉里。
苏序掀开树枝,发现四周全是木尖。
众人连忙把木尖拔掉,孩子们也从树上爬了下来。
父母和孩子相见,顿时又是哭又是嚷,喧闹个不停。
苏序看着满地的梨子皮和骨头,哭笑不得:“二郎、三郎,看起来你们不仅没饿着,还吃得不错!”
苏轼道:“祖翁,这都是三郎的功劳。是他指挥我们生火做饭,还做了标记和陷阱!”
苏序捋着自己的胡须,很是赞赏:“没想到咱家三郎如此有勇有谋!”
没什么,这只不过是现代人的常识罢了,苏辙此刻只想早点回家睡觉,毕竟野外哪有家里软绵绵的床睡着舒服?
******
一群人打着火把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火龙,从密林里慢慢走下来。
程夫人和苏八娘毕竟是多在闺房的女子,没走多久就累得不行,可她们还在坚持着。
山下,两队人相遇。
祖父苏序道:“二郎、三郎,你们母亲着急坏了,还不快去报平安!”
苏轼立马跑到母亲面前:“孩儿让母亲担忧了。不过我们都没事,您大可安心。”
苏辙也跟了上来,报平安:“娘,您在家好好呆着,干嘛一起出来找?我和哥哥好着呢!阿姐,这是送给你的!”
说着,苏辙就从怀中掏出野鸡毛。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苏辙十分懵逼,手中的野鸡毛也散落一地。
此时,程夫人已经流泪满面:“你个混小子!都是你教唆的,不然二郎怎么会跟你一起进山去!以后你就给我在家念书,不准出大门半步!”
苏辙瞪了大眼睛:“不是我。”
程夫人根本不听苏辙的辩解:“二郎向来听话,而你却顽劣不堪!不是你还有谁?”
苏辙很是不服气:“娘!你凭什么把我关起来!”
“凭我是你娘!”
程夫人吩咐身边的小厮:“去给我找个棍子来,我要好好打醒这个逆子!”
苏序见状,连忙抱起苏辙:“行了行了!孩子找回来就好!这么晚了,让大家都回家歇息去。”
在祖父的庇护下,苏辙才得以安安全全回到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