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章 制科考试(1/2)

作者:剪秋萝
科举是固定举行,制科考试是皇帝不定期举行,难能可贵,虽然比进士考试更加艰难,可一旦通过就是天子门生,授予的官职也会高很多。

参加制科考试,还要得到朝臣的推荐才有资格。

苏辙还没缓过来呢,又听见大哥道:“我已经写了推荐信,义弟,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不久后你我兄弟俩同入朝堂,那是何等爽利!”

苏辙心惊,连忙道:“哥哥,刚到汴京还没准备好······”

包拯迫不及待道:“推荐信我已经递上去了。义弟,以你的才学一定没问题!朝堂上若有你在我身边,很多事为兄也不会感到万分艰难。”

已经递上去了!

大哥才回京这也太快了吧,果然是雷厉风行的样子。

苏辙就算想拒绝也无法了。

心事重重回到家,妻子上前道:“三郎,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苏辙问:“怎么了?”

“父亲等你好久了,许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和哥哥,就在书房里,你快去!”

得了讯息,苏辙急忙赶往书房。

此时,父亲和哥哥已经等候多时。

刚进屋,苏轼就神采奕奕道:“三郎,咱们兄弟的好机会来了!”

苏辙一头雾水:“什么好机会?”

苏轼道:“今上开恩,特定于下月举行制科考试。欧阳伯父已经告知了父亲,说会推荐我俩去应试!”

又是制科考试,苏辙听见就头疼。

苏洵道:“三郎,今日醉翁告诉我,他本推荐你和二郎一同应试,但开封府的包拯大人已经推荐了你。你何时同他交好的?为何我们一概不知?”

苏辙连忙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父亲,是这样的。包大人在紫宸殿看过我的文章后很是欣赏,所以特推举我前去制科考试。”

苏轼道:“所以子由这么晚回来是去见了包大人?”

苏辙道:“是的,我很惶恐,深感不安,怕辜负了包大人的期望。”

苏洵没有多想,甚至有些得意,朝中大员争着推举自己的两个儿子,既说明儿子的优秀也说明自己教导有方。

“子瞻、子由,这次制科考试难能可贵。汴京城中皆谓我们为三苏,可你们至今没有官职在身。若能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那便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

苏洵很期待,就好像他自己也参加其中似的。

苏轼一向对自己的才气颇有自信,躬身道:“父亲放心,子瞻和弟弟从今儿起就足不出户安心准备考试!”

对于儿子的表态,苏洵很是满意,可苏辙却五味杂陈。

不能出门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他对做官真的不像哥哥那般执着。

第二天,苏洵就安排下人给两个儿子在后院单独清扫了一间屋子出来,专门做他俩的温习地。

房间里,王弗给他俩点上了檀香,文姬又吩咐家人无事不要靠近。

因为哥俩的考试,一家人都紧张起来。

这样的氛围其实给了苏辙很大的压力。

望着一旁认真温习的哥哥,苏辙心间千头万绪。

根据他在某音里学到的关于苏辙微薄的一点历史知识,苏辙很长一个时期的官职都不高。

做尚书右丞也没多少年就被皇帝给贬官。

总的来说,他和哥哥并不属于官运亨通之人。

朝堂内党派纷争,利益纠葛,圣心难测,想要在里面独善其身何其艰难,更何况还有耿直热忱的哥哥,苏辙越想心就越不宁静。

与其陷在朝堂的漩涡里,不如在商界打拼出一番名堂。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他结交高门权贵,和他们利益捆绑,在朝堂里自然有自己的代言人。

或许这样才是更能保护好哥哥的办法。

“三郎,你在想什么?”

苏轼的询问拉回了苏辙的思绪。

苏辙淡淡一笑:“老哥,我在想你穿朝服的样子一定很神气!”

苏轼笑道:“子由,我相信我们兄弟俩一定能像上次一样,同时高中!”

对于制科考试,苏轼信心满满,苏辙却忧心忡忡。

可苏辙不能剧透,无法告诉哥哥将来会发生之事,而且如今他来了,历史究竟能不能改变也未可知。

无论怎样,他绝不会让哥哥吃苦,要让他游山玩水,好吃好喝,做个开心的大诗人。

“我也相信哥哥做了官一定会是个爱护百姓的好官。”

弟弟这句话说到了苏轼心里,他收敛起笑容变得严肃:“子由我做官并未为扬名立万或者流芳百世,我只是不忍百姓艰难,想为他们做点实事而已。”

苏辙道:“我明白,哥哥心中装着大宋,装着百姓疾苦。”

苏轼垂睫:“子由,你还记得祖翁吗?”

“当然!”苏辙眼前浮现出祖翁的身影,“祖翁一生豁达无畏,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了眉州百姓鞠躬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伪君子[快穿] 变身女武皇 领主大人何故谋反 明末大导演 仙界商城兑换系统 全民领主:开局一座怪物岛 草莽群侠录 非正常西游 摊牌了,我就是一位至高神 津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