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中秋节过后,气温骤降。 江南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 一场秋雨一场寒,很快就开始飘雪了。 江东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苏玉待在暖室里打盹。 门被推开,李世民进来说道:“贤弟,我们出去看雪景吧。” 留在江南过冬看雪景,这是苏玉说的。 此时的苏玉在房间里舒舒服服,透过窗户看下雪足矣。 李世民说出去看雪景,这特么想冻死啊。 “老李,你去吧,我就不去了。” 苏玉嘿嘿笑道。 这话说得有点理亏,因为看雪景是苏玉提出来的。 李世民啧声道:“贤弟,当初是你说的留在江南看雪景的。” “现在下雪了,你却不想出去。” 长乐和小兕子穿着貂裘进来,拉着苏玉撒娇。 “苏哥哥,我要看雪景,我要去江边看雪景。” “我要我要我要嘛。” 两姐妹挨挨蹭蹭,使劲撒娇。 苏玉被她们磨得没办法。 “好,去吧去吧,看完就回来,不要逗留。” 苏玉起身。 李世民暗喜:养女千日,用女一时。 “贤弟,给你准备了貂裘。” 李世民手里拿着一套白色貂裘献殷勤。 苏玉摇头说道:“穿什么貂裘啊,我是环保主义者。” “我穿棉质的军大衣挺好。” 披上军绿色的大衣,苏玉出门了。 走在街上,地上厚厚一层雪。 不过,和长安城的雪比起来,这里的雪显然少很多。 到了运河边上,江楼船披上了一层白雪。 长乐高兴地喊道:“看我们的船,好漂亮啊。” 上了江楼船,坐在船舱里,生了火,架起烧烤炭火,苏玉开始烤肉吃。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有了江楼船后,船夫们搬回了船上。 他们说在船上呆习惯了,在这里比在宅子里舒服。 苏玉随他们自己愿意。 在船上撸串看雪,别有一番滋味。 长乐说道:“苏哥哥,我们把船开起来吧,这样才好玩。” 苏玉笑道:“那就跟船夫说一声,开船吧。” 何猛下去跟船夫说。 江楼船缓缓开动,往东边慢慢飘。 船上几个人,李世民和两个公主,杜如晦和魏征,还有何猛。 老陈在家里陪父母,皇后和上官云她们打麻将没空出来。 外面的雪景与长安大不一样,李世民靠在窗户上看。 “贤弟,你觉得是扬州的雪景好看,还是长安城的好看?” 李世民问道。 长安是平原,扬州是水乡,两边精致不同,实在难说高下。 苏玉说道:“只要能让我咸鱼混吃等死,哪里都好。” 李世民说道:“你这等于没说。” 魏征烤好了一对羊腰子,撒上孜然粉,味道独特。 “掌柜的,吃个腰子,补补身子。” 魏征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嫌弃地看了魏征一眼,默默拿起来吃掉。 这就是所谓的身体很诚实。 正吃着烧烤,看着雪景。 迎面看到几艘破烂的渔船驶过来,岸上许多百姓抱着孩子逃难。 李世民奇怪地说道:“贤弟你看,江东没有战乱,哪里来的难民?” 苏玉从窗户往外看,果然见到上百个难民。 “这冰天雪地的,他们衣服单薄,如何抵挡寒冷。” 苏玉皱眉道。 命令江楼船靠岸,苏玉出了船舱。 李世民知道苏玉对豪族和敌人心狠手辣,对待老百姓却十分心善。 “快让他们上船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苏玉说道。 李世民带人下船,拦住这些难民说道:“乡亲们,快上船,外面太冷了。” 长乐和小兕子下来,把外套给了两个抱着孩子的妇人。 这些难民显然很惊讶。 李世民和长乐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居然对她们这么好。 要知道平时那些江东豪族欺压百姓惯了,他们只觉得富人都是坏人。 “乡亲们,上船吧,不要冻坏了。” 魏征喊道。 有个老人认出了李世民,说道:“你是那个种植杂交水稻的掌柜?” 老汉当时给李世民插过秧,还收割过稻子,所以认得。 李世民说道“对,就是我,李掌柜。” “乡亲们上船去吧,下面太冷了。” 老汉对大家说道:“乡亲们,这是种水稻的李掌柜,是个好人,我们听他的,上船去吧。” 老汉带头,其他人才相信李世民。 这艘江楼船太豪华,他们不敢靠近。 李世民扶着百姓上船。 很快,船舱里坐满了人。 好在船够大,能容下这么多人。 进了里面,苏玉让船夫把衣服全部拿出来给他们穿上。 然后把酒肉食物分给大家。 百姓们感恩戴德,说李世民是好人。 李世民笑道:“你们不要谢我,谢谢这位苏公子吧。” “江楼船是他的,让你们上船的也是他。” 李世民倒也挺诚实,不抢苏玉的功劳。 百姓们马上撇下李世民,转身感谢苏玉。 突然被冷落,李世民有点酸。 “多谢公子相救。” “公子人长得帅气,心地善良,难得啊。” “公子娶亲没有啊?我们这里有几个姑娘人不错。”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几个大妈很快发现苏玉人好多金,开始说亲。 能拥有这样的江楼船,肯定是巨富。 李世民大呼不妙。 “各位,你们为何这般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