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那么简单。
王超立即意识到,没一样来自人类的祷告是纯粹的独立事件,是只要上帝(就是自己)
同意还是反对就可以确定下来的。
所有事全都由不止一个利益攸关方构成,满足了祷告者的愿望,几乎一定会损及其他方的利益。
哪怕最简单的祷告也最少涉及双方,平常普通的事也有三四个环节七八个利益攸关。
有些事简直是蝴蝶翅膀,看上去平淡无奇,扇起来的风足以形成海啸。
这是一个普遍原理,概莫能外。
就连刚刚自己说服了爸爸明天去做检查,也立即产生了一位原本排上号的普通人因此排不上号的效应,以及那个人的病情将拖延下去,产生后续的连锁反应。
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游戏嘛!
以王超并不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懂得,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些呱噪的祷告者,本质上就是会哭的孩子。
他们的祷告,其实在占那些没祷告的人们的便宜,如果上帝应他们的请求,果然赐福于他们的话。
从数量上来说,祷告的人其实占少数。
作为上帝,这算是做到了公正吗?
这岂不是在逼迫所有的普通人必须信奉上帝吗?
假定当所有人都信奉了上帝,无事不“虔诚”地祷告,乞求上帝偏向自己,那肯定会产生一个结果。
一部分人企图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虔诚”。
哪怕上帝从不会承诺自己会偏向那些更“虔诚”的人,这其实是他们世俗的观念自作主张地代入,相信信仰也是一笔“交易”。
谁出价高,谁的信仰更纯粹,更虔诚。
上帝就会格外恩宠他们。
这不是内卷是什么?
信仰内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割自己肉,杀儿子献祭的事都做得出来,这在人类历史上不都出现过吗?
是上帝没有是非和怜悯心吗?
明明是这帮所谓的信徒做人太离谱!
王超原本没想过这个问题,此刻算是身临其境,立即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所以,不是所有的祷告,都有必要听的。
有些人祈祷国运昌隆,股市长红,球队获胜什么的,这些人请他们去死一死好了,全都不在倾听的范围内,属于强排除项。
祈求升官发财考试通过的,典型自己所得就是别人所失,也全都一概排除。
祈祷风调雨顺,万事顺利的,祈求跟结果因果不明晰,牵涉广泛,消耗精力太多的,也倾向于排除。
王超是个普通人,打小心就软,见过无数命运坎坷的穷人,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被打动,总想能帮一点是一点。
但凡没有明显从别人那儿夺走什么东西的祷告,他觉得都可以帮。
另一个逻辑是,上帝做任何事都要消耗精力,必须量力而行。
甚至这是更重要的事。
安若子给王超大略说过关于精力消耗的简单状况,在洞天里此刻一切都乱糟糟的,并没一个清晰的界面用来展示当前王超还有多少精力值,决定做某件事要消耗多少精力值。
这就很不科学。
磨刀不误砍柴工,欲先工其事,必先利其器,王超立即决定了第二件事。
建立一个精力消耗的即时统计界面。
他这么一想,洞天空中,离他最近的位置,顿时多了块带着点弧度的弯曲屏。
弯曲屏当中,占大部分面积的是一个屏中屏,显示当前正处理的事件。
事件的全貌,所涉及的关联层级和连带人等,以及自己做出某个抉择所耗用的全部精力值的估算。
屏幕右侧则是一根长长的实体柱状图。
那些他可以支配的精力,之前他只知是个极庞大的量,但到底是多少,并不直观。这回用一根长长的柱状图表达出来。
柱状图上显示刻度,最大值为十亿,最小为零。
当这个柱状图创生出来,王超立即获取了一条新的信息。
上帝无时无刻消耗着精力,但同时也能喘口气回复,具体规则是,每小时开始的第一秒能一次性回复前值的5%。
好极了,王超立即意识到,这个规则使整个二十四小时内自己可消耗的总精力值远大于十亿。
究竟多出多少来?这又取决于消耗精力的节奏。
譬如刚刚王超说服爸爸明天就去看医生的动作,消耗精力值为1。
或者换句话说,这初始事件消耗的精力好像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说服力单位,说力。
它很单纯,就是说服王超的爸爸王显贵做了个决定。
虽然有连带的后续影响,但不对前面王超的抉择构成反馈,可以不消耗精力。
这就是上帝一个作为的最小的计量单位。
权且称之为“一说”?
建立这个精力消耗的管理界面,纯粹在自己颅内内建,花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