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技术优势(1/2)

作者:粟米酒
随着星聊的拆分,企鹅那边也意识到了,星远对星聊的态度变了。

如果说一开始星聊只是星远可有可无的项目,那现在跟大米合作后,星聊就是星远的核心项目之一了。

不出意外的话,星聊那边很快就会加大宣传力度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后续星聊借助那次摇一摇的热搜开始持续发力。

各大网站频繁出现星聊相关的热搜。

同时每日头条那边也加大了对星聊的广告投入, 这是最让企鹅头疼的。

一开始企鹅那边对每日头条并不看好,他们早就分析出了每日头条就是一款门户网站,只不过是手机上的门户网站。

现在电脑端的门户网站每天都在走下坡路,流量越来越少了,怎么想每日头条都做不起来。

于是企鹅那边就没有太过关注。

可让企鹅没想到是,每日头条还真被做起来了。

从上线至今,两个月的时间,每日头条的日活已经突破千万了,照这个趋势下去, 几个月之后怕是就能全面超越新浪,搜狐,一年以后都能跟企鹅的门户网站掰掰手腕了。

每日头条的火爆让企鹅那边忌惮不已,他们也加快了企鹅新闻的研发想要跟每日头条打打擂台。

但很快,企鹅新闻的研发就被叫停了,因为企鹅内部发现,每日头条的火爆并不是因为星远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而且基于星远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算法。

前世大数据算法这个东西企鹅最初就没有太过重视。

因为一开始的他们不需要什么大数据算法。

企鹅用户数量那么多,且一直都在稳步上升,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通过什么大数据算法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人数。

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企鹅确实有傲慢的资本。

可很快企鹅就被自己的傲慢打脸了,先是头条借大数据算法崛起,后面的短视频也是这样,到了后来各大电商网站, 视频网站也对大数据有了很大的追求。

企鹅这才后知后觉。

现在企鹅同样对大数据算法的储备不足。

其实不止是企鹅,2010年的时候,华夏除了某些大学有涉猎大数据相关的学科, 公司也只有阿里和星远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对大数据有研究。

像星远这样对大数据进行了如此广泛应用的可以说是只此一家。

所以每日头条想复制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出来的。

有大数据相关的算法都需要好几个月的技术积累,没有大数据相关的算法搞出来类似的产品怕是一两年都过去了。

而大数据的相关算法是罗凡教给王景的,这种算法普及和罗凡卖给阿里的算法普及时间差不多,都要到2012年,在此之前,星远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有技术领先的。

有这份技术领先,每日头条的扩张就是势不可挡的。

星聊也能跟在每日头条后面吃一波技术红利。

而且星聊为了彻底避开企鹅,都没有开发电脑端,两者现在可以说是在完全不同的赛道上。

想要狙击星聊,防止星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企鹅势必要推出一款能和星聊打擂台,至少是跟星聊在同一赛道的。

这样的项目也企鹅内部并不是没有,而且不止一个。

所以企鹅现在不能说完全不急,但还不至于乱了分寸。

他们相信凭借企鹅庞大的用户群体,只要企鹅发布相应的很快就能把人拉回来。

所以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加快速度研发对应的。

企鹅内部的决策罗凡并不知道,但他多少也有些猜测,前世企鹅怎么应付米聊的, 罗凡还是知道一些的。

短期内企鹅那边大概率是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所以罗凡直接跟曹帅说了, 让他把目标先放在院线收购上。

曹帅那边也很懂, 先在沪上花了2700多万购买了300平的商铺,然后开始进行院线改造。

电影院的名字曹帅和罗凡商量一下,决定就叫星远影城。

接着曹帅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地方开电影院。

一开始罗凡只给曹帅拨了8000万的资金,但随着每日头条的起步,公司的收入节节攀升,罗凡又给曹帅补了2000万资金。

总共1亿华币。

罗凡的目标是在所有的省会城市都开一家属于星远的电影院。

按罗凡的想法,现在是2010年,买大城市繁华地段的商铺怎么也不会亏,就算电影院最后赔了,院线没能拉起来,光是这些商铺过几年价值就能翻好多倍。

现在公司的资金并不吃紧,而且有每日头条的持续变现,完成院线布局应该问题不大。

而一旦星远的院线拉起来,对星远的意义就更大了。

星远也能像前世的万达那样,依靠院线在电影娱乐方面掌握一些话语权,借助这些影响力能辐射小破站,还能对后续公司的短视频业务有所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体内有个丧尸怎么办 郡主养成记 一不小心嫁冤家 早生贵宝 别拿班花不当干部 天荒仙庭 非典型好莱坞生活 上门龙尊陈凡林清雅 豪门弃少 茅山鬼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