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思考过自己存在的意义吗?
我想每个人,大概都曾经思考过几个类似的问题。
你们思考的结果是什么?
或许我们可以对校一下答案。
我身边的一些人,曾经提出过许多种解答:
譬如生命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譬如人应该活在当下。
譬如人生的价值,全凭自我实现。
譬如情感的寄托,重于一切财富。
而这所有的答案,其最终所汇聚的方向。
似乎都是彻底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方式,并承认自己的价值。
说的更简单一点,应当就是与生命和解。
平和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同时也接受不完美的境遇。
如此一来,意义这种仅会诞生于主观视角里的东西,自然就不至于难以实现了。
可接纳自己这四个字。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纵观历史,无论是集合的群体,还是单一的个体。
想要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反思自身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那么不发展不就好了,既然思考会带来痛苦的话。
这是姜生慵懒的想法。
它希望变成一只猫,似乎就是为了像当下这般,无所顾虑地活着。
在它看来,生命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复制的奇迹,只要活着就有意义。
可惜人的活法太累了。
所以,它才会想换一种活法。
而与它仅有一窗之隔的何文,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
他总是会想,自己所纠结的词句真的有意义吗。
这些令他痛苦的根源,真的是有意义的吗。
如果仅仅,只是用这样的方式度过余生,他的生命真的有意义吗。
……
窗外,姜生蹲在窗台上无所事事地发起了呆。
对于没法进屋这件事,它倒是并不着急。
反正物理意义上的墙壁,根本阻止不了它的怨气,而且青年的电脑又与窗户离得很近。
所以它就算是站在窗外,也能够继续吸收其身上的“不幸”。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青年长时间远离电脑的状况。
不过这没什么,实在不行姜生也能自己开窗进屋。
反正窗门没锁,凭它近似于薮猫的力量,总不至于连一扇窗都推不动。
不过现在的话,考虑到青年明显是不想再见到自己的样子。quai.c0m
姜生决定,还是先让他单独待一会儿吧。
能不打扰他,就别去打扰他了。
一周。
只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好了。
到那时,我就会自觉离开的。
姜生向来不是一个合群的“人”,也从未想过走进谁的生活。它只是一如既往的,喜欢游走在人群边缘而已。
想来的时候来,想走的时候走。一如大多数的野猫那般,随心所欲,不执着也不追求。
……
“虽然,但是,可……”
“然而,不过,却……”
“这些词前面都已经用过了,还有什么能拿来承接的词汇呢。”
“不对不对,用过了为什么就不能用第二遍了呢。”
“因为一样的词汇,不应该在同一章节里反复出现吧?”
“两次吗算反复吗,事不过三,事不过三知不知道?”
“三,那我之前,也有好多词都用了三次以上了不是吗。比如说有些,他们,这里,那里等等。”
“那你就去检查一下啊,最好把它们全部改掉。”
“你疯了,那得改多少。对,我不应该纠结这些,纠结这些还怎么写书。”
“可连词语都用不恰当的人又凭什么写书?”
房间里,何文呆坐在电脑桌前,脑海中浮现着无数相互争吵的自言自语。
此时的他,又开始写起了自己的。
而每到这时,他就会陷入无法摆脱的自我怀疑当中。
简单明了地表达,对于这般处境的他来说,似乎异常困难。
他想写好自己的,这点毫无疑问。
可也正因如此。
有的时候就连动笔,何文都需要做足心理准备。
更别提之后举步维艰的成稿了。
这么做是不对的,路完全错了。
何文其实也明白这点,但是他的脑子,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
甚至已经将之变成了固化的步骤。
一词一句都要思考,而下一秒的自己,转头又会推翻上一秒的决定。
他或许可以暂时的,将这些想法都抛之脑后。不过等它们堆积成山,并轰然倒塌时。
何文就会全盘否定,他之前所写的一切内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