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9章海军发展长期战略(2/4)

作者:葡萄无牙
新舰艇购置费不足一半,因为每年都要购置相当数量的炮弹用于训练和储备,这可是一大笔支出。

海军炮管的寿命普遍在200~300发左右,要购置新炮管用于替换,还要添置一些必要的军辅船,这是远洋作战的力量倍增器,投资必不可少。

林林总总算下来,每一年能够用于购置主力新舰艇的海军预算费用也就是250万至300万唐元之间,挤挤就多一点,手松就少一点儿,大致在这个范围内。

购置一艘8500余吨“镇洋”级这样的先进铁甲蒸汽战列舰,装备费用达230万唐元,约合46万英镑。

也就是说,购置一艘这样的主力舰,差不多就将皇家海军一年的购置费吃光了。

再加上必须要补充轻型巡洋舰这一级别的新舰艇,皇家海军每年武器购置费用非常紧张。

但是皇帝李察并没有从皇家内务府额外拨出资金,皇家海军部的一众将帅们也没提出额外要求,开完御前会议就这么愉快的各奔东西了。

究其原因

是皇家海军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穷,有巨多的手段能在不违规不违法的情况下捞钱,所以只要皇帝陛下御准,一年开工建设两艘“镇洋”级蒸汽铁甲战列舰都没问题。

举例说明;

皇家海军常年执行巡弋海疆的任务,是帝国各大银行,电报局,船务公司,石油公司运送大量现金的最佳选择。无论是从海外押解巨额现金返回帝国本土,还是从各海外省押解现金来去,请皇家海军战舰顺便带过去是最简单又安全的运输途径。

迄今为止

皇家海军在这方面口碑极高,一宗钱款丢失的情况都没有发生,更加受到银行和海外大型企业的青睐。

就比如每年在海外赚取巨额利润的石油公司几大巨头,基本上每个月都需要押解大笔黄金,英镑,法郎,德国马克从欧洲返回帝国本土,价值动辄数百上千万唐元之巨。

这些珍贵货物体积小,价值高,海军战舰随便腾出两三个军官舱室就能放下,押运战舰从上到下都能拿到不菲的好处,海军部也吃得满嘴流油,这几乎成了人所共知的事情。

这其中的三分之一押运收入流入海军部小金库中,用于弥补装备费用的不足,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外,皇家海军在平日里的缉私缉盗,海外作战俘获的舰船战利品,驻海外基地货物流通的便利等等,都有一些好处可以分润。

海军部小金库里到底有多少钱?

这也是秘而不宣的事情,只有海军部的几位高官,审计署主要长官和宫廷里知道,外人可不知道深浅。

所以海军官兵并不是明面上拿这么点儿薪酬,实际上要高的多,成为人人羡慕而又收入丰厚的贵族兵种。

想想也不奇怪

南美洲那些武装民团都能够在殖民扩张战争中吃的满嘴流油,在巴西帝国外海横行无忌的皇家海军舰队怎么可能没外快可捞呢?

打仗白打的吗?

一艘600吨的商船满载着棉花和咖啡,船连同货物价值多少?

那么……一艘6000吨的货船就算运送煤炭,每吨煤炭价值2.5唐元至2.8唐元之间,仅货物收益也上万唐元了。

远征南美洲的帝国舰队在战争中,共计击沉和俘获各类舰船210余艘,皇家海军那肯定是狠狠的肥了一波,上缴帝国财政的只是部分罢了。

倒霉的只有巴西帝国和那些船东们,最后能拿回空船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货物,那是门儿都没有。

正是因为种种的好处,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的官兵一样都渴盼战争,“闻战而喜”可不是一句口号和空洞的想象,而是广大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官兵的心声。

英国一年的军费开支是大唐帝国的6倍半,但是大唐帝国的经济规模是英国的76%,看上去差距并不大,为什么军事开支差距那么大呢?

大唐帝国没钱投入军备开支吗?

答桉是否定的。

大唐帝国皇室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室,每年进账的巨额盈余达数亿唐元,外界猜测约在2~3亿唐元之间,实际数目无人知晓。

大唐帝国政府财政充裕,在大手笔投入帝国基建和重要项目支出的同时,还有富余的财政资金用于入股大型矿山企业,滚动收获不菲的分红收益。

对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工业企业,只要符合科技企业标准,就能得到税收减免和其他一系列优惠政策,得到资金扶持,从而迅速的壮大起来。

大唐帝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几大银行,垄断世界石化产品的治武功皆至鼎盛,岂有偏居一隅之理”“帝国应该主动参与欧洲大舞台的竞争,那里才是世界的核心”“不应该畏首畏尾,应该大力发展皇家海军,扩张海外殖民利益”……

在舆论报刊上

不乏这些激进的言论,很多“大华夏主义者”认为帝国发展太保守了,应该实行咄咄逼人的扩张殖民政策,与英法等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落花侠录 鬼夫召唤 申公豹传承 至尊占星师:一品太子妃 魔王是个宅 末世大佬的古代日常 超级反派师兄 津门诡事录 女总裁超级高手叶无道 九爷,宠妻请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