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想出战的徐辉祖(3/6)

作品:《大明皇长孙

清晰记得,朝会上那言官出列,详细的列出各家勋贵,亲王俸禄,加起来每月足以有十数万贯之多,一年便是近两百万贯。

这可比整个大明的臣子加在一起还要多。

之所以有这么高,当然跟太孙的俸禄改制有关。

单独某个亲王,亦或是某个勋贵来说不算高,可加在一起就有些惊人了。

其实俸禄这块不算什么,如果朝廷只是俸禄这块降低,谁都不会在乎。

在此前,徐府的魏国公俸禄为五千石,也是国公中最高的,这自然是因为徐达功劳的缘故。

俸禄改制后,折合宝钞两万五千贯,不再发放大米,丝绸这些。

然而这些都是小钱。

大头在于田产,房产。

即便是前些年因为太孙的关系,上交了不少田产,现在徐府下边至少还有良田近千亩。

房产那就更多了。

如今只说在京师店铺的租金,每月就能收取到上万贯宝钞,还不论徐府所参与的经营买卖,这方面更多。

即便是啥事都不干,徐府保守估计每年进项都有近百万贯。

之所以这么高,自然还是因大明现如今的发展有关。

可徐辉祖很清楚,这些可以说都是权力的附属品。

国公是名头,真正的权力在于他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虽说没以前那么威风,但也只是体现在太孙那里,比起其他官员来说,完全不是同一档次。

至少这让徐辉祖不虚各部尚书。

这一代自然没问题,可下一代呢。

太孙殿下如今的行为,没陛下那么狠,但也是钝刀子割肉。

让勋贵们的钱多了,权少了。

不管是其他勋贵还是徐府,若对朝廷没了建树,那跟吃空饷有啥区别,还能守得住这滔天财富吗。

历史上,当勋贵家族没落后,财富被他人吞噬,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徐膺绪可以无所谓,但徐辉祖作为徐府现在的带头人,考虑的地方自然多些。

“我明日入宫见三妹,请求吐蕃之事。”徐辉祖语气肯定说道。

徐膺绪双手一摊:“大哥你决定就好。”

徐辉祖看了看这不成器的二弟,颇有些无奈。

四弟徐增寿随燕王朱棣去了倭国,估计这跟分家差不多的意思,往后若是没有特别的许可,大概是很难回来一趟。

不过也好,至少徐家在倭国也能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皇长孙》 最新章节第703章:想出战的徐辉祖,网址:https://xbqg888.com/383/383427/705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