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郑都可是以城墙高大著称,我等如何能快速占据?若拖得久了,恐怕就危险了。”
郑国在中原腹地,人口密集且富庶,都城更是极为高大,当初智瑶去打都碰了一脑袋包。他们如何能快速攻打下来?若一时攻不下,各国必然去救,那可真的是腹背受敌,进退不得了。
“很好。”智朗点点头。“这确实是此战的核心。不过,我早有应对之策,两三日内拿下问题不大。”
对智朗的话,众人虽然心存疑虑,但他不说,几人也不好去问。
“可还有问题?”智朗继续说道。
“宗主!”智宽抬手示意,得了智朗点头,这才说道:“我守赵地,只从战事上说也问题不大。只是,赵地毕竟是赵氏世代封邑,赵无恤又在秦国,就怕再起变数啊。”
智朗却摆了摆手,笑道:“此言差矣!我且问你,若赵地重回赵氏之手,谁最高兴,谁又最不安?”
“自然是赵氏高兴,……我等不安?”
“这却又不对了,赵地本就是新得之地,损失了也不伤智氏根本。”智朗摇了摇头,说道:“不安的,该是那些赵地居民才对!”
他此言一出,几人顿时侧目。
“想想吧!这一年中,原本属于赵氏族人跟那些贵族的封邑,财富,到了谁的手中?”
听到这,杞仲顿时恍然道:“全到了赵地居民手中!如此一来,若赵氏回归,定然是要把东西都要回去的……”
智朗在赵地实施的政策相当明确,就是财富的再分配。一方面,他克制了部下瓜分战果的 ,一方面,他又快速的把所获战利品分了下去,耕地牧场分给了赵地庶民以及少地国人、就连奴隶也全部收拢,不再让私人豢养,改为雇佣,生存状态大为改善。可以说,受到打击的,只有赵氏族人跟那些大贵族,得利的恰恰是如今的赵地居民。
这种情况下,赵地之人怎么可能想让赵氏再回来?且不说多数人并未受到什么恩惠,更谈不上忠心。就算是真的有人对赵氏有忠心,能抵得上现实的利益吗?而再退一步,赵氏回来了,那得利的人们在赵氏眼中又算什么?事实上,双方早已是水火不容了。
想明白了这些,智宽脸色顿时一松,笑道:“宽无忧矣!”
这大半年来,他可一直也没闲着,练兵、囤积物资,修城墙,还扩军了一次。只是守城的话,面对秦魏韩、只要不出岔子,挡几年都问题不大。当然,不用等到那时,智朗那边估计也早就打完了。
“宗主!”
智朗正要结束会议,杞仲却突然开口了。
“邯郸赵氏,这次不做理会吗?”
智朗点了点头:“若是邯郸赵氏也收了,那岂不是把兵锋顶到了燕齐家门前?尤其燕国,还是相安无事的好,不然代地恐怕也不安稳。总不能真的四面皆敌吧?再说了,智氏跟邯郸赵氏有山脉相隔,本来也没什么冲突,还不到攻打的时候。”
邯郸赵氏紧邻燕齐,战线就拉的太长了,还平白招惹了北方的边缘国燕国。而且,屯留跟邯郸赵氏是隔着太行山的,去一趟都得绕路,明显的成本跟收益不成比例。
杞仲点点头:“既然无意攻打,那就该派人去表明态度才好,至少不能让他们参加此战。”
“也对。那就让卫黎去一趟吧,若能缔结盟约就更好了。”
说完这些,几人也再无疑问。
要散会了,智朗敲了敲桌子,说道:“出击日期定在五个月后,这段时日,必须加紧备战。赵地要囤积物资修筑城池。而薪武,除了本部军队训练,新招募的那些士兵也不可忽视,要选派最优秀的军官去训练,尽快成军。可明白了?!”
“唯!”几人齐声应道。
……
定下了战略,之后自然就是紧张的准备了。而所准备的,不外乎粮草跟武器装备。
尤其粮草,智氏去年又是大丰收,但也向赵地输入了不少,总的来说只能算收支持平。而今年赵地粮食若能丰收,那就更不存在问题了,这也是智朗把战事定在入冬的原因,粮食收获归仓,才能不影响收获。
而武器装备,也一直受智朗看重,毕竟是战事成败所系,懈怠不得。
连着干旱了那么多天,这天一大早,天空中总算多了一层云。虽然不知有没有降水,但总算让人多了希望,再旱下去,就要影响今年的收成了。
空气有些闷热,智朗只穿着单衣,在院子里洗漱完,身上已经是汗津津的了。屋里,季佳忙着把化成了水的冰桶提到了院子里,倒掉。
城里很早就挖了不少冰窖,这几年城外也增加了几个,冬天的时候存了不少,智朗整个夏天基本都不缺冰块。要不然,就晚上屋里那蒸笼似的气温,连睡个安稳觉都做不到。
等智朗洗漱完,回到屋里,季佳已经倒好了茶,坐在那有些无精打采的。
“你怎么了?”智朗端起茶杯,又放下,抬手去摸了摸她的额头。
“没发烧啊?”
“就是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