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如期而至,杨柳垂青绿,蝶舞震花香。
白水河涨的很高,院前的停岸都与水持平,嘉鱼坐在院子里,眼神恍惚。
这几天她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一样,这让她觉得奇怪。
以前她的腿可是冰冷的总是觉得寒冷,尤其是摔到的地方,更是难言而喻。
这几日腿暖了许多,重要的是腿部痛,痒,不适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这让她苦难又疑惑。
这是说明自己的腿复活敏感了,还是要恶化了?
“小姐,今日是否要去玲珑坊?”婓儿还记得昨日嘉鱼和她说过,要去玲珑坊看看。
“走吧!”
“小牧,快…走了!”婓儿叫唤一声,小牧闻声出来。
嘉鱼看着这个小男孩就像家佑一般年纪,却没有一点小孩子该有的调皮与撒娇,反而乖顺听话,做事有条不紊,很是老练。
真是不容易!
只是自己现在都无能为力,怎能有心思怜悯他人。
三人与王氏,杨氏和段老爷道别,便撑船前往东杏村。
为什么去东杏村?
话说回来,玲珑坊此刻正在修建。而段二老爷和段老爷商量下,就在南鲤镇与仙角村中间距离选了个宽敞地方。
那就是东杏村!东杏村以杏花出名,早春的杏花没有开,此时的杏花定开得灿烂。
船只拂过春水漂泊,在早晨远山青黛近水碧绿,而山与水只见,一簇古老深沉的村落屋庭错落,庭院,墙垣,小道,水边都零零落落种着杏花。
红的,粉的,白的交织着,盛放着,一簇一簇娇羞低首,美不胜收。
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炊烟袅袅。
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
就是如此场景吧!
婓儿小牧带着嘉鱼上了岸,岸边也开满了杏花,若不是认识这纷纷杏花,还真会错认为桃花。
沿岸的小道凹凸不平,杏花雪色的花瓣随着微风凋落,泥土与杏花的味道混合成自然舒适的淡淡气味。
“这杏花开得正艳,改日姐姐给小姐做杏花糕吃吧!”小牧看这美艳的杏花,不由想到。
嘉鱼一愣:“婓儿还会做糕点?”
糕点这个东西只有官商贵族才能吃得上,平乘家,就算段家比殷实一些,也没有说会做糕点的。
婓儿一个商家丫头会糕点?
婓儿小嘴得意一笑:“以前和厨房的老妈妈好一些,教了奴婢做一些糕点,改日让小姐尝尝。”
听她语气并没有掩饰,嘉鱼心里也放心不少。
如今这个时候正是紧要关头,要处处小心才是。
迎面而来一位端着木盆的瘦小中年妇女,见到嘉鱼灿烂一笑:“这不是段家闺女吗?是不是去看那作坊?真是懂事!”
嘉鱼不知道她是谁,却看她如此热情,便微笑道
“婶子见笑了,只是去瞧瞧◆子去洗衣服回来?”
那妇人一见嘉鱼乖巧,心里更是欢喜:“是是是,待会儿还要去田里拔草,今年我家也种了毛豆,晚些日子就有吃的,改日给闺女你送些。”
嘉鱼有些受宠若惊,这人怎么感觉和自己熟得很?
还是抱以微笑道:“多谢婶子费心。”她不知道毛豆是什么,听起来好像是个不错的东西。
那可不,未来某一天吃上水煮毛豆的时候,这才知道什么叫欲罢不能。
“这不是段家闺女吗?哟~长得越发标志了”
中年妇女张开嘴正欲说话,结果被一个声音打扰。
只见一个肥胖圆润的妇女扭摆着肥臀笑意盈盈过来,手里跨着一个老旧的竹篮。
“看着标志水灵样,真是好看!”那妇人又不吝啬夸了一番。
“婶子过奖了!”
嘉鱼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她记忆出了问题?
婓儿粉红小嘴欣然一笑:“婶子们别吓着小姐,待小姐熟悉东杏村再让小姐一一拜访。”
“婓儿姑娘说得有理,那我们就先走了!”
“这里有冬日晒的梅菜,婓儿姑娘拿去给段闺女做好菜吃!”那个肥胖妇人豪爽将一个布包塞进婓儿手里。
“多谢婶子!”
送走两位婶子,婓儿才将事因娓娓道来。
原来玲珑坊的美名早已在南鲤镇附近传开,而玲珑坊再造的消息也纷纷传开来。
东杏村变成了关注对象。东杏村和南鲤镇众多小村一样,是一个世代临水而居的陶瓷村落,每家每户都会一些陶瓷手艺,作为生活经济来源。
而段老爷决定新玲珑坊需要更多的工人,于是就近选择在东杏村选人,并且待遇优厚。
一两银子一个月,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地方都有的$知道像婓儿这样在大户人家做丫头一个月才三百文也就是半两银子都不到。
普通一家男子出去做苦力也就是二十文左右一天,还不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