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都让他不能离开,现在就更不能去安居镇了,铁可以买,随处都可以买,可她在安居镇,让她不为难才行。
一旦见面,自己怕是再也没有勇气放她离开了。
回到了宅子里,东方翊立刻去书房准备给凤凌天回信,让他尽快开采,价格好说。
刚推开门就听到了信鸽咕咕的叫声,抬眸就看到信鸽在他的桌案上乖乖的趴着呢,信鸽的腿上绑着略粗的铜管。
伸手取下来打开,还没等看完一拍桌子就站起来了:“温若兰!你还要逃到哪里去?!”
这一声吓得门外的安顺急忙收住脚步,回头偷偷的看了一眼丽妃。
丽妃无声的叹了口气转身回了竹楼。
她是过来人,温若兰离开的决然,自己的儿子却没那么洒脱,这事真是让人担忧啊。
丽妃还没回到竹楼,安顺已经气喘吁吁的跑来了:“娘娘,可了不得了,咱们瑞王骑着快马走了。”
“无妨。”丽妃走进竹楼:“温姑娘牵着他的心,任凭谁都留不下的,所有的事情安总管多费心吧。”
“是。”安顺弓身,直到竹楼的门关上了,他才转身去了外宅,丽妃说的没错,温姑娘牵着瑞王的心啊。
走了几天,温若兰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落脚了,这次学乖,在村子最不起眼的地方买了房子,每天深居简出,如果出远门比如去镇子里购买东西,必然会戴着遮面。
村子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安静极了,天还是下雪的日子多,不过人都和善,有人送柴有人送水,温若兰心满意足,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安宁,再也不折腾了。
“温姑娘在家吗?”
温若兰放下手里的书下炕:“在的,陈嫂快进来。”
陈嫂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的她是个热心肠,隔三差五的都会送来一些野味。
“今天娃儿他爹打了几只野兔,给你送来一只尝尝鲜。”陈嫂把手里的兔子扬了扬:“这只最肥了,你一个姑娘家不容易,够吃几天了。”
温若兰不好意思的接过来:“陈嫂,我都不好意思了,改天你要上山带着我一起吧。”
“哟,把你能耐的,女人家上山能做啥?那雪都能把你活埋了,要我说啊,长得这么水灵的姑娘就该抓紧找婆家,那样才有男人为咱们扛起天呢。不说啦,家里还炖着肉,先回了。”陈嫂说着转身就走。
温若兰拎着兔子送陈嫂到了门口,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的,小村静谧非常。
转身的时候心里一阵不安,停下脚步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拎着兔子去了灶房。
转眼已经快到春节了,小村子里的猎户都会把猎来的野味送去镇子里换一些吃喝,每天一早一晚安静的小村里都会热闹好一会儿,孩子们嬉笑的声音,大人们喝骂的声音让小村里充满了生气。
温若兰冥思苦想了许久,决定在小村里开一间私塾,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识文断字是很难的,自己也需要个谋生的手段,再不济等到了开春买几亩地,也能自给自足。
拿定主意,温若兰第一个就去找陈嫂商量了。
陈嫂是个热心肠的人,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九岁,一听说温若兰要开一家私塾,高兴的眉开眼笑的:“成啊,你的房子也够用,虽说村子不大,但大家都是猎户,束修也不会少的。”
温若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陈嫂,若兰并不为了束修,来到这里多亏着村子里的乡亲们照应,又不会什么,只是认识一些字了。”
“反正是好事。”陈嫂回头冲着门外喊了句:“大宝二宝进来!”
大宝二宝就是陈嫂的两个儿子,虎头虎脑的,淘气也是出了名的,山里的孩子自带几分野性,虽说才**岁的年纪,上山打猎每次都不空手的。
两个孩子听到娘叫他们,放下手里的弹弓跑进来,看到温若兰的时候难得不好意思的往陈嫂身后缩了缩。
陈嫂拉着两个儿子到身前:“喏,这两个就交给你了,我去告诉邻里一声。”
“娘,你这是干啥咧?”大宝回头看陈氏。
陈氏瞪他一眼:“读书识字!快叫先生。”
就这样,温若兰轻而易举的就收了两个学生。
“先不急,等个两三天就能开始上课了,到时候陈嫂还要多帮忙照应才行。”温若兰辞了陈嫂,也不耽搁的赶着马车进县城了。
县城很小,都不如抚河县大,不过买一些笔墨纸砚还是有的,温若兰把这些都买了之后,抬头看到了一个小书屋。
书屋极小,门口摆放着一个布做的招牌,招牌上就写了一个字——书。
推开门走进去,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温若兰抬头却没看到人,往前走了几步:“有人在吗?”
“随便看,看好了给钱。”声音似曾相识,温若兰不觉得在这里能遇到熟人,只当是自己耳朵听错了,这些书也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从里面挑选出几本浅显易懂的杂记便转身放在了桌子上:“老板,多少银子?”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