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烧脑(2/2)
作者:罗弘笙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明里是送人,背里却另有目的?”
君悦放下钢针,道:“我不确定,因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还有别的目的。但是就蜂巢查到的,南楚送人这件事,是吴国出的主意。而吴国掺和进了这件事,我就不得不多疑了。”
无利不起早,吴国为什么要用南楚的手,将人送来呢?
公孙展道:“你是说,吴国和楚国联手?”
“吴国兵强马壮,国力雄厚,国民富庶。而楚国虽然也富庶,但在军力上,他是三国中最薄弱的。楚军不善战,所以在当年的蜀吴齐三国之战中,楚国并没有加入。
如今三国鼎立,吴国最大的敌人,绝对不是楚国,而是蜀国。
蜀国有启麟,还有飞虎营,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所以,吴国如果炮制当年的策略,联合楚国对蜀,也不是不可能。
而楚国兵弱,他也必须依附于一国,以达到自保的目的。蜀国当年屠了恒阳,这样的名声让人听之闻风丧胆,自然不是最好的结盟对象。
而吴国则不一样。吴国的皇后正是楚帝的妹子,两国算是姻亲。这结了盟就是亲上加亲。
况且如今吴国国内稳定,君臣一心。反观蜀国,蜀帝年迈,一番储位之争在所难免。这两相对比,是我我也会选吴国。
楚吴联手,趁着蜀国储位之争,新君登基,势力不稳之时大举进攻,事半功倍。”
君悦侃侃分析着。
公孙展微垂着头,手掌转动着面前的茶杯,喃喃道:“听你这么一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齐国。”
当年的齐国,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储君之争,导致朝堂人心涣散,局势动荡。他初登大宝,根基不稳,蜀吴就是趁着齐国最孱弱的时候,一举拿下。
君悦歉道:“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这么说的。”
公孙展释然道:“没关系,事实本就是如此。只是那个时候,我身处权力的漩涡之中,看不清天下局势。等到大势去矣,方恍然大悟,却为时已晚。”
如果他当时能想到蜀吴会联手,趁着齐国最孱弱的时候进攻,他还会不争那个皇位吗?
答案应该是:还是会争吧!
不可否认,他就是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想要皇位。
他就是有野心。
君悦有点心虚,其实齐国的结局,在连城扳倒岑家的时候,她就想到了。只是,她选择沉默。
别人的路,只能他们自己去走。她若从旁干扰,万一哪天人家回过头来怨恨她毁了他的人生,那她岂不是有口也说不清。
说到底,她也自私。
“算了,都是过去的事了。”
公孙展深吸了口气,回归正题。“如果吴国和楚国打的是这个主意,那他们跑来姜离闹的这一出又是为什么?”
君悦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房氐说楚国此举,意在离间我和蜀帝的关系,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公孙展点头,“无论南楚这礼你收还是不收,蜀帝都会心存芥蒂。若是南楚偷偷的送人来,这离间计看起来还有模有样一些。可他们偏偏明目张胆的送来,怎么看都是欲盖弥彰。”
“所以说,他们想盖的,到底是什么?”
公孙展继续道:“蜀国如今两皇争斗,虽然局势动荡,人心不稳。但边防仍旧固若金汤,吴国想要攻城略地,只怕也还没那么容易。所以我在想,吴国会不会拿姜离作为突破口,一路西征?”
姜离位于西蜀东南,如果拿它做突破口,倒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君悦还是不解,“可东南有我坐镇,东北不是更容易吗?”
“可你别忘了,启麟人就在西北。东北一旦出事,他可以以最快速度到达东北。”
他这么一说,君悦后背突然的生出一股冷汗来,面色阴沉。
“怎么了?”公孙展问道。
君悦沉沉道:“你刚才那句话点醒了我。公孙,你说蜀帝将鄂王发配到漠北,会不会是另有目的?就像你说的,东北一旦有事,他可以及时救援。”
公孙展也是没料到这个可能。“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蜀帝非常厌恶他这个二儿子,因为他功高震主而忌惮,所以将他给打发到边远之地去。或许我们都被他骗了。”
就算再怎么不喜欢,再怎么忌惮,启麟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作战能力天下没几人能比及。蜀帝还没老糊涂呢,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一把利剑,任其生锈。
他们没有看到这一点,而吴国看到了。
所以吴国选择东南,也就是姜离为突破口,而不是东北。
因为启麟和她相比,还是她更好对付的。
君悦一个头两个大,“真是烧脑筋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