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姐姐,我教唆坏了哥儿,对娘是恩将仇报了,怎么你还是待我这样好,如今我情愿你们打我骂我,也是我该得的……”
玉楼听了,眼圈儿一红,也不肯拿大,亲自往外间打起帘子,抬眼一瞧,但见西门大姐儿一身素服,眼睛哭得红红的,乍见了自己,又羞又愧,忽地跪坐在地上一头拜,一头说道:“娘,女儿不孝,没脸见你了……”
玉楼见状慌忙搀扶起来,搂在怀中柔声说道:“好孩子,这也是天缘凑巧,原本怨不得你的,如今既然来了,就好生住下,等调养好了身子,娘亲自安排你们的事,绝不叫你受了半点儿委屈,你道好不好呢?”
一席话说的大姐儿心中石头落了地,又感念玉楼如此宽宏仁慈,扑在她怀中嘤嘤哭泣起来,母女两个相对垂泪,又说些西门庆当日之事,哭一回笑一回,还是小鸾从旁劝住了。
到晚间,玉楼命人请了龙哥儿过来,对他说了此事,那杨梦龙听见母亲竟愿意做主,将大姐儿许配自己,心里更加欢喜无限,一面只怕父亲知道此事又要怪罪,转念一想父亲多年来疼爱母亲,有求必应,方才放下心来,一家人吃了家宴,大姐儿晚间跟了玉楼睡。
府上预备了约莫一两个月,方才打点齐备大姐儿出嫁之事,那西门大姐儿自知理亏,十分省事,原说只要做个通房丫头便罢,实在抬举,做侍妾也使得,只是不敢拿大做了正室,怕说出去人家笑话。
谁知玉楼倒不肯委屈了大姐儿,执意叫她做正房少奶奶,那杨梦龙自是愿意,又说除了大姐儿之外并无旁的念想,母子两个劝慰了一回,大姐儿方才答应了,阖府上下又要派人往苏杭采办嫁衣,又要打造金银头面收拾,足足忙了月余,方才收拾齐备妥当了。
只是不知道该从何处发嫁,总不能在杨府上自家办了,想了一回,还是玉楼想起来,那蒋竹山带了李瓶儿依旧住在狮子街旧宅里头,他家里的官哥儿原就是大姐儿的亲弟,在他家发嫁倒是最合适不过的。
西门大姐儿听见官哥儿还在世上,自是欢喜,到了发嫁前夜,辞别了母亲,家中派了两个丫头跟着,玉楼到底不放心,命小鸾也跟了去照顾。大姐儿到了李瓶儿家中拜见庶母,又与官哥儿相见,彼此互诉离别之情,抱头痛哭了一场,晚间就在他家住下,只等第二日轿子来接。
到了第二日上,果然玉楼家中派了花红喜轿,风风光光的接了过去,抬到家中,阖家饮宴,全然是按照迎娶正妻的礼数来的,大姐儿脸上有光,心中十分感激干娘提携之意。
至晚间杨梦龙从外头吃酒回来,到了房里见过大姐儿,夫妻两个互诉衷情,携手登床殢雨尤云,至此恩爱无以加复。
谁知这西门大姐儿也是个有造化的,进门一年,就养下一个哥儿来,第二年又得了一双儿女,诞育之时皆是满室异香,就好似杨梦龙落草时候一般,举家方知那杨戬和玉楼两个果然有些仙根,血脉方才这般有来历的。
后来那红药家中的女孩儿芍药儿听见杨梦龙已经娶了妻室,不由得心灰意冷,多亏了平哥儿时躇她家中开解劝慰,那杨宗保和红药夫妻两个念他是故人之子,并不以门户之见相待,又悄悄察觉女儿心意渐渐转圜,过了一二年,就招那平哥儿在家中做了上门儿女婿,受杨宗被份家业,也算是美满团圆。
日后杨氏这一门户就在山东阳谷县中生根发芽,所生男子皆是文韬武略,女子都是绝代风华,一时之间轰动乡里,纷纷传说阳谷县中杨家乃是仙根后裔,并非凡胎,直至今日,自有县志可查,历朝历代皆有朝廷恩诰封赏,都是那牡丹仙子与二郎真君一段仙缘留存世间的佐证,这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这回真的完结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