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这很像‘地球online’,有点意思!”
而杨逸真的就把自己的模型命名为“地球online1.0”。
当然,模拟世界经济趋势仅仅靠这些数据未必准确,但韩俊仅仅要求推算出互联网泡沫爆发大致时间,就相对容易些。
顶多不断完善修改相关的数据,再设定五年或十年时间的自动推演,经过几百次的反复比较,最终得出的数据应该较为接近真实情况。
杨逸兴致勃勃地看了看时间进度,估计一天可以完成十组演算,而想要完成所有设定,在两到三个月左右。
有了庞大的数据库,有了超算,有了更专业的团队,杨逸坚信这一次得出来的数据,将会比几年前自己简陋的含糊的结论,更具精准和明确。
他给韩俊拨打过去:“韩董,模型已经运行,三个月内,可以提交预测报告。”
韩俊并不着急,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是不争的事实,按照杨逸的承诺,元旦前后就能看到结论,这更有利于替自己打掩护。
至少目前,如果太过于逆天,很难保证自己不会被抓去切片研究。
韩俊寒暄过后,问道:“最近怎么样?还能习惯吗?”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为了给丹尼斯腾位置,杨逸主动请辞了销售总经理,打算一门心思搞“地球on(![])[.__]ine”。
而丹尼斯在收下韩俊的咖啡豆后,同样施展怀柔的手段,给杨逸安排了“副总经理”的名头。
从脚不沾地的运营总经理,到重回技术领域的杨逸,这段时间难得轻松。
眼看着超算落地,他的心思已经不在愚人网络上了。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互联网的预测之神!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