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甚么兵最让敌人畏惧?
是兵,出其不意之兵。
大华国四大异姓王,自立朝以来,皆有属地自有的部队:佑民郡皇甫家的箭羽军、天霜郡百里家的红缨军、苍生郡公羊家的银甲军以及黎民郡诸葛家的铁甲军。这四支王府属军设备精良,例训严苛,战力远非一般守城军、督防军可。
诸葛王府的铁甲军共十四万,其有四万人驻扎在黎民郡重镇---煌州。这支四万人的煌州驻军首将乃是诸葛滕的三子,诸葛星辰的三叔诸葛平泰。
二十三日半夜,诸葛平泰忽然接到父亲亲信送来的密函,令自己极速领兵驰援宿州。沙陀国引兵犯境,已攻到宿州的消息,这时早已传开。煌州乃宿州最近一处驻军所在,诸葛平泰早已做好战备,随时应敌。接到父密切函,稍一筹备,天一亮便披铠点兵了马,引着三万铁甲重骑向西南的宿州赶来。
宿州与煌州相距约四百里,重骑行军不如轻骑快,边行边歇,本日巳时便亦已赶到。诸葛平泰知沙陀雄师定在宿州城外不远处,不敢再贸进,地扎营歇息造饭。又遣斥候密集探视,稍有异动即刻来报。巳时三刻,斥候传讯,双方已厮杀开了,诸葛平泰才下令行军驰援。这时兵马歇息饮食皆足,士气正旺,杀过来气势浩荡,令沙陀斥候见了吓一大跳,急忙叫音示警。
赤赫丹此次出兵,军列的是“四门兜底阵”,利于防。这是主将所在常列之阵。
而赤多哈的前锋营,因战损宏大,所余将兵两万余人几乎都有负伤,实在难担攻坚大任,是以退到了左路,与军再呈“雁形阵”,从旁掠阵。
阿济格的五万五千部众原是右路军,担责乃是护卫及包围,这时被推往做了前锋。这几日阿济格在旁观战,已瞧得明确,宿州守军单兵作战极其骁悍,相互配合却不足,是以今刻意列出这个“二龙出水阵”,欲将其从一切为二,离开围而歼之。
出战前,梅思源找到徐定安,道:“我部仅万余,而沙陀雄师纵使这些日有折损,想来也还有十**万部众。敌众我寡,依往常应战之法,最多是多杀伤些敌人而已,却毫无胜算。本日敌军重兵攻来,定欲毕其功于一役,则宿州城必破矣!”
徐定安一怔,问道:“老徐我正觉无计可施,梅大人可有何良策?”
“仅有一途,不能胜敌,却或可退敌亦未为不可!”梅思源回道
徐定安喜道:“哦?快讲!”
梅思源早已通盘问量,这时朗声言道:“以攻代守,骑卒五千余人摆出‘一字长蛇阵’,长驱直进,猛攻敌前锋营,乱其阵
型;而步卒在后,列出‘五虎群羊阵’,将敌既乱之阵逐一分别,使其将令不行。将令不行则群龙无首,难以再战,赤赫丹或叫金收兵。”
“此计妙极!”徐定安凝神听来,只觉难以信任,细想一下,果然是大为可行,乃大笑赞道。
阿济格还想着将宿州守军切割成块,再分而歼之,没想到自己的雄师却先被徐定安、梅思源部离开。自己所部几乎都是步卒,举动远不及宿州的这五千轻骑快,是以根本反响不及。而此刻,徐定安竟率着两百余骑杀到了前锋营深处,距阿济格不过百余丈。
扬尘滚滚,马踏之音震耳欲聋,赤赫丹始觉不妙,大声斥问道:“斥候何在?左路敌情速速探知来报!”
斥候百夫先前报过,亦早已叫笛示警,乃赤赫丹自言无需理会的,这时颇觉委屈,灰溜溜下往探敌了。
斥候百夫未及来报,铁甲军阵型已涌现在赤赫丹眼前:乃是一个宏大的重骑“偃月阵”!
所谓“偃月阵”又可称“月牙阵”。攻敌时,全军阵型呈弧形,形如弯月,两侧前,间凹,尤擅攻击敌军侧翼。而阵型两侧月轮厚实圆润,正好抵挡敌军包夹。阵型间牙月凹处,看似最为单薄,实则是主将所在之地,往往战力最为强悍,实是包躲凶险。
不巧,宿州援军正在沙陀军侧翼,乃兵法之位;援军为重骑,冲击力强,移动极快,最合适摆此“偃月阵”,乃兵法的顺势。
赤赫丹见此景,脸色不由大惊:“竟,竟不是疑兵之计?这援军,怎如此势猛?”脑一闪,忽然大叫道,“不好,是诸葛王府的铁甲军!”
这时赤赫丹帐下其余五名大将亦早已察觉此变,不免生出烦意。
“孛鲁吉三,你的左路军正面迎敌,赤多哈,你的前锋营从旁协击!必定要阻住他们!”赤赫丹大声令道。 孛鲁吉三、赤多哈二人领命,急急引着五万余将兵迎前往。
所部虽余守军厮杀,阿济格却一直关注着左侧敌情,见远处扬尘数里,蹄音轰隆,心隐隐不安。
徐定安及梅思源亦已知援军将至,一时皆忘记伤痛,战意凛然冲杀往。“张憨子!随老子杀了那个敌将!”徐定安舔着嘴边的鲜血,指着阿济格大声喊道。
这时,徐定安率着张东海等一百余人已杀至敌前锋营主将位,离阿济格不过三四十丈。张东海听了徐定安的话,旋枪在手,大吼一声:“兄弟们,随我杀,给将军杀出一条路来!”言毕引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