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回 借尸还魂十四

作者:天下任1
秦泰很耐心的等着老酒鬼师爷,一边的马三刀也明白了秦泰的意思。顶点.23us.更新最快马三刀和老酒鬼师爷不一样,老酒鬼师爷有文人的清高和矜持,马三刀却什么也没有。要不是遇上了刚下江南的秦泰,马三刀现在已经是一个屠夫或者农民了。按照朝廷的规矩,像马三刀这种被解散了的牢卒,要是在一个月里不能够找到新的接手衙门,就要自动变成一个老百姓。虽然马三刀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等级的小狱卒,一年到头也只能混个一天两顿饱一个倒地睡而已,可是总是官府中人。一般的江湖人士不敢得罪自己,走在大街上也是没有人敢于。所谓的内阁很奇怪,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他们其实就是明成祖朱棣的秘书,帮助皇帝下下旨,起草一些文件而已。当皇帝年幼或者生病的时候,内阁就代皇帝管理国家大事,代皇帝下达各种指令。最终之后,内阁的权利越来越大,渐渐取代六部成为朝中最重要的官员。为了制衡内阁的权利,也为了监督好内阁,历代皇帝就利用身边的太监管束内阁大臣。这才有了内阁拟旨,司礼监批红。的规矩。也就是说内阁代皇帝草拟好圣旨,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代皇帝盖上玉玺画上朱批。渐渐地内阁首辅次辅被称为宰相丞相,实际权力和真正的丞相差不多。司礼监的太监也水涨船高,被称为内宫中最有实权的衙门。官员们管内阁的成员为外相,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四个秉笔太监为内相。能在司礼监当一任掌印太监,能够亲手用皇帝的玉玺盖在圣旨上,是所有太监的梦想。在大内总管,也就是司礼监张印太监之下还有四个秉笔太监,第一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总管,第二秉笔太监兼管锦衣卫,第三秉笔太监为乾清宫总管,第四秉笔太监为御马监总管。掌管皇帝的玉玺的掌印太监,不但有批红的权利,而且有管理皇宫内所有太监和宫女的权利。近十万的太监三万多宫女都要听从他一个人的指挥。更何况京城内外还有十多万的禁军,名义上只听从皇帝一个人的指令,其实也是听这个司礼监张印太监的号令。怪不得大家管司礼监张印太监为九千岁立皇帝。东厂的权利,也是所有大明臣工和老百姓所闻风丧胆的。东厂的毒辣,还有做事风格令所有人瞠目结舌。更有一种民间说法,叫朱家王朝,番子天下。这番子就是对东厂的人的一种贬义称呼。锦衣卫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建立的特务机构,专门刺探官员和民间组织的机构。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从来不相信手下的官员,就利用一群战争孤儿,组建成一支锦衣卫。由他直接指挥,专门暗中监视各位官员,特别是一些将领还有地方要员朝中大臣。从来索性下了明令,凡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包括三品官员,锦衣卫都会派人暗中监视,定期向皇帝禀报。地方上五品以上正职官员,带兵超过一千以上的将领,锦衣卫也要监督。乾清宫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乾清宫总管,也就是和皇帝最亲近的人,所以职务也相当重要。御马监是内宫之中第二大部门,司礼监掌印,御马监掌符。司礼监掌的是皇帝的玉玺,御马监掌的是皇帝的兵符。所有京里京外的将领,见符如见君,直接听从兵符的调遣。御马监在外,给每一个带兵的将领配备了一个监军。这个监军是太监,手里不但有军队的财政大权,更有出兵的兵符。只有监军手上的一半兵符合上御马监下达的圣旨出兵兵符,才能调动大军出征。所以御马监总管其实就是掌管大明军队的最高实际将领。一个司礼监张印太监,四个秉笔太监以下,就是司礼监的行走太监了。张敬要是进了司礼监,担任行走的话,就是皇宫之中排名靠前十名的大太监了。

秦泰有点犹豫,张敬难道又牵涉在这件案子里?因为这份无意之中得到的卷宗里,秦泰发现张敬应该认识这些已经死了的官员。这些官员都和张敬一样,在一个叫昆山的地方做过官。

昆山是南直隶最大的一个兵营,早在北京城还在建造的时候,大明的首都就在南直隶南京城里。昆山最为离南京最近的兵营,当时承担着保护京都的责任。虽然后来京师北移,但是守卫南京城的重要任务依然健在。张敬曾经担任过昆山兵营的监军,又当过南京旧皇宫的镇守副使,在这段时间里,刚好就是这些官员在南直隶当官的时间。他们这么多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当过昆山地方的知县或者知府,或者在昆山军营兼任过什么职务。其中一个虽然没有在昆山当过官,也没有在兵营任过职务,但是他去劳过军,在兵营里和张敬他们一起住过一段时间,也极有可能知道一些秘密。这么说来,这些官员,还有张敬一定知道了一些什么秘密,所以才会一起遇难。这么说来,是有人在报复他们了?他们是属于仇杀的范畴了吗?秦泰不能确定侦破方向。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
孔宣,手持抡语,开局降服苏妲己 韶华烬 我伪装成了美少女的第二人格 半精灵罗伊位面成长 我在良渚当国王 我,新世界的第一个训练家 疯狂梦世界 诗文证道,万古风流一剑仙 末世狂女之召唤男色 三国之最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