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上校,一名快到50岁的老军官。
“帝国陆军第04101营营长,司徒麟少校前来报道!”司徒麟懂规矩,在巴甫洛夫上校转过身来之前,就已经立正敬礼。
巴甫洛夫打量了司徒麟一番,才朝靠墙放置的桌子走去。
桌上,铺着一张小比例军用地图。
“你们来得很及时。”
巴甫洛夫说的是梁夏语,还有明显的西北口音。
没啥好奇怪的,做为东骆沙国防军的首批军官,巴甫洛夫在年轻的时候到帝国的军事学院深造过。
当时,为了支持东骆沙重建国防力量,更为了控制东骆沙的武装部队,帝国陆军学院专门开设了西北分校。
此后的几十年,东骆沙陆队的军官都要到该分校进行深造与培训,因此大部分东骆沙陆军军官能说梁夏语。
“需要我们做什么?”司徒麟很直接,没拐弯抹角。
他是来打仗的,用不着顾左右而言他。
“敌人发动了三轮进攻,全被我们打退了。只不过,敌人在这三轮进攻中投入的兵力并不是很多。按我的判断,这是在试探,等主力到达。如果主力部队已经到达进攻集结地,预计会在一个小时内发动进攻。关键是,如果没有特别关键的原因,敌人没理由耽搁这么多的时间。”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巴甫洛夫在地图上圈出了一个地点。
在防线的北面,靠近西边的公路。
距离不是很远,到防线就只有几千米。
只是,关键是巴甫洛夫的最后一句话。
敌人的前锋没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停下来等待主力,那么主力部队肯定更强大,有可能是迢曼陆军的装甲部队。
巴甫洛夫没有明说,表明那只是他的推测。
“有没有进行火力打击?”
“已经对敌人集结地进行了炮火打击,效果不是很理想。”
司徒麟微微点点头,没纠缠这个问题。
侦察兵上不去,没法确定敌方作战部队的部署情况,远程炮火打击的效果不太理想也很正常。
现代战争当中,覆盖式炮击不但没有多大意义,还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依靠炮兵雷达,能够在几十秒内计算出敌人的炮兵阵地,并且在几分钟之内让己方炮兵部队发起反击。
正是如此,野战炮兵采用的是打了就跑的战术,无法持续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
其实,这也是履带式自行火炮大行其道的关键所在。
“上校,给我们安排任务吧。”
巴甫洛夫又看了司徒麟一眼,才说道:“在你过来之前,才收到消息。提供掩护的低空突击部队将在半个小时之后返航,那些武装直升机的燃油快要烧光了。要是没猜错,敌人将在武装直升机撤走之后发动进攻。我们会竭力守住地面防线,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全都是步兵,而且前期准备工作太仓促,防御部署存在很多的漏洞。哪怕是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顶住。”
“那只能依靠反击。”
其实,在巴甫洛夫说完之前,司徒麟就已经猜到了他的意图。
要靠步兵,还是预备役部队,顶住西陆集团的装甲部队,无疑是痴人说梦。
哪怕是换成帝国陆军的步兵部队,同样守不住。
在炮火覆盖后,没等步兵返回,敌人的坦克战车就冲上了阵地。
可见,关键就一点。
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反击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为防御争取时间!
当然,在防御作战当中,战术反击本来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也只有把反击打好了,才有望守住阵地。
能执行反击任务的,也只有装甲部队。
其实,这也是装甲部队在防御作战当中的主要价值。
盯着地图看了一阵,司徒麟才在上面指了一下,同时说道:“敌人的主力集中在靠近公路的西边,我们运动到东边,在山丘旁边的低洼处待命。战斗打响后,等你的信号,我们从东面发起突击。”
思索一番,巴甫洛夫点头说道:“我派人带路,到时候以三颗红色信号弹为准。”
“我想到前面看看,可以吗?”
巴甫洛夫根本没多啰嗦,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望远镜,然后还叫上了几名留在指挥部的警卫员。
虽然他是上校,而司徒麟是少校,但是巴甫洛夫非常清楚两人的身份差距,更知道“司徒”这个姓氏所代表的含义。
从指挥部出来,就已经是前沿阵地了。
为了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司徒麟跟着巴甫洛夫,沿临时挖掘的交通壕来到一处靠近前沿的火力点。
虽然是火力点,但是非常的简陋,只是比散兵坑大一些,而且在顶部搭了枕木,盖着约半米厚的泥土。
有一个步兵班,主要武器是一挺配三脚架的8毫米通用机枪。
附近有几个散兵坑,防炮击的反斜面阵地在后方几十米之外,班长与机枪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