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 还地于民(1/3)

作者:东皇太一
“要做到也很简单,只需要还土地于百姓就行了。”卫鞅淡然道。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孟翰脸色大变!

原来卫鞅变法当中最核心的一条,便是承认民众对土地的私有权!

在以往的秦国法律当中,土地名义上归朝廷和分封出去的贵族所有,每个人耕种什么地方,都已经被奴隶主或者是贵族规定了。

耕种的收成的绝大部分都要上交给贵族,而贵族再将其中的一小部分上交给朝廷,每家每户只留下足够充饥和播种的口粮,而这微薄的报酬便是耕种一年的唯一收获。

就算有人想要偷懒,或者是抛弃土地逃亡,那么其本人会立刻被抓去坐牢,而其家眷则会被充作奴隶。

既然耕种多少都不会获得奖赏,唯一的区别只是被收走许多粮食和被收走很少粮食而已,所以人们对于耕种没有任何的积极性,这便是各个诸侯国的普通百姓如此贫苦的根源。

即使是坐在这残酷的剥削链条最顶端的朝廷,也并不能获得什么好处,因为地方贵族已经将赋税完全把持住了,剥削得到的粮食财产有绝大部分都流入了贵族的口袋当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才流进朝廷的国库里面。

这便是卫鞅调查得到的现象——以卫鞅一个人时长仅一个月的走访,自然是不可能收集到秦国各地的情报的——其背后的真相自然是,在卫鞅进入秦国时,早已和国君秦风协商,将舞娘秘密训练为情报人员,借助软禁家属和施以重赏的方式来笼络人心,最后以巡演《极乐净土》的名义,将舞娘派往秦国各地收集情报。

在将所有情报汇总,并加上卫鞅在吴阳之地领悟的东西,最后与秦风商议之后,这套变法方案的核心终于显露出来——

只要将这个畸形的制度改变,让民众成为土地的所有者,获取耕种的绝大部分收获成果,国君收取一小部分,而所有贵族的赏赐都由国君分发,在这样的体制之下,那群贵族便从此没有了立足之地!

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便是将土地尽数分发给百姓,然后规定不管开垦多少,只要在胥吏处进行登记,填写地契,那么新开垦的土地全部归开垦者所有,只需要在和平年份交十分之一的收成,战争年份交五分之一的收成就行了,并且如果上交的税赋多到一定额度,还可以获得免除兵役和徭役的奖赏!

“为什么你们要开垦这么多荒地啊......”

孟翰拦住一名用镰刀和锄头刨杂草的老农,但那名老农却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君上都贴告示出来了,栎阳方圆百里,只要是无主之地,然后加以开垦和耕作,并让胥吏来登记,这块地就是你的了,还可以买卖给别人咧!”老农看孟翰怔在原地,连忙挥挥手把孟翰赶走,“再不去开垦,那些地都被分完了咧!”

“这便是还地于民的好处。”卫鞅淡然道。

孟翰的脸色已经微微改变了——所谓的还地于民,本质上便是把原本属于贵族的土地夺过来,然后分给那些民众们!

“如果孟翰大夫不着急的话,在下想邀请您再去看另外一个地方。”卫鞅露出了满意得不能再满意的神情,微微歪了歪头道,“那个地方想必能给孟翰大夫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这里已经给我许多惊喜了。”意识到变法的核心所在的孟翰面色阴沉道。

如果将这些措施往秦国全部推广出去,那么就相当于把所有贵族在封地上能够行使的权力尽数架空,除了一个封号和每年的赏赐之外别无他物,而这些被剥夺的权力,则会全部转移给那些忙碌着给民众宣 律和帮民众造册登记田地的胥吏们——最终回归到国君的手里。

“如果整个秦国都采取这样的变法措施,或许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孟翰尽管使用着担忧的语气,但话锋当中却尽是威胁的意味。

把田地和权力都收走了,就不怕我们造反吗?

“既然如此,那么我想邀请孟翰大夫,对了,还有车漠大夫,来一场军事演习怎么样,不仅能显示一下秦国的军威,更能震慑一下会导致秦国动荡不安的肖小们。”卫鞅面无惧色,理所当然地正面回应道。

想造反尽管来,就算来一场秦国内战也在所不惜!

“卫鞅大夫真不愧为人中英杰,先前在朝廷上倒是小看了阁下。”孟翰大夫爽朗笑道,“只不过这英杰和圣贤的差距,乃是云泥之别啊!”

你想要玩变法、玩内战,那么先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吧!

“我虽然不敢比肩圣贤,但也想为秦国鞠躬尽瘁,赤诚之心日月可鉴,若是有不知天高地厚的螳螂,想要挡在秦国东出于天下的滚滚战车前,那么被碾碎也毫不足惜了!”卫鞅正色道,其声如金铁之音,于平原间铮铮作响!

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稀稀疏疏的喝彩声,原来农夫们听到卫鞅和孟翰的争执,竟是纷纷垂下手中的农具,朝着这边打量过来,没想到却听到了卫鞅一番妙论,直击肺腑,不得不让人拍手叫好!

“果然女孩子讲话就是比我们这些粗大汉明白得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青叶有空间 恃宠而婚 修仙之第一女配 时空旅行者和他的女儿 太古至尊 我是垂钓者 重生甜妻,超凶哒! 和影帝隐婚的日子 官谋 禁咒师短命?我拥有不死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