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魔兽2》热映,北美地区的最新票房也终于出炉。
7200万!
着实惊掉了不少人的眼球,须知《魔兽1》上映的时候,首周末票房也才5000多万,这在当时来说已经不是小数字了,如今《魔兽2》更进一步,不仅让各路媒体激动地几近飙血,业内人士也是纷纷侧目。当然了,好电影不止《魔兽2》一部,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但电影圈子里,一直对漫改、游戏改等电影类别不看好,之前推出的几部超英电影还只是试探和观望,现在《魔兽2》的疯狂一出,立刻给好莱坞不少电影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虽说大家都知道,电影票房并不代表最终收入,但事实上电影票房和最终收入之间,还是有个比例的,通过这个计算方式,大家也大概能判断出《魔兽2》最终能赚多少钱。而最后的结果显示,远方集团,这一次又要大赚一笔了。不仅仅是好莱坞,国内影视圈也是一片惊愕,实在是,这一次《魔兽2》的风潮真的太夸张了。
尽管东西方电影市场的盈利模式有所差别,但电影票房在标示市场活跃程度的同时,更是业界实现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关系到产业链上每一个主体的荷包。
票房收益的话题,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似乎很简单:票房收益怎么分?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一些电影制作人称影院扣留了大部分票房收益,而一些影院则表示几乎所有票房收益都给了电影制作人。制作商、放映商都在抱怨分配的不公平。
随之产生的则是第二个问题:电影制作人及其余各方能获得多少?面临的挑战有所不同:每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分配情况千差万别。不过,大多数电影都要经历相同的资金回流基本步骤,这意味着可以探寻票房收益与电影制作人和投资人利润之间的共同路径。为了弄清电影票房收益的分配真相,在此之前先全面了解资金如何流回到电影制作人手中是个明智的选择。
国外电影业,将电影收益的获取和分配被称为回流瀑布(recoument ax电影。
然后是买断电影,是由国内本地发行商以固定价格所购买的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买断价格通常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
第一次买断交易发生在80年代中期,当时,中影从华纳兄弟手中以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超人》(1978年)的影院放映权。大部分买断影片由国内电影发行商发行。中影和华夏每年也进行少量买断交易。通常,本土发行商通过像戛纳及米国电影市场(afm)这样的电影节或电影市场寻找外国电影,或者外国制片商主动将其电影提供给本土发行商,以寻求合作,而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申请进口许可。
在获得进口许可后,本土发行商将电影提交至中影或华夏总发行。也就是说,实际发行工作是由本土发行商进行的。中影或华夏实际上仅仅是提供发行授权,并就此收取电影总收入的差不多1/4。
买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买断,如上面所介绍的,多数买断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分账式买断,操作方式同上,但当电影在中影的总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外国制片方除买断价格外还可收取该电影收入的一定份额。比如前世大家耳熟能详的《敢死队2》、《惊天战神》与《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均是分账式买断电影。
05年以后,分账电影才普及起来,当年买断配额已扩大到30部。仅有4到5部买断配额电影可以是好莱坞/米国电影;其他则必须来自欧洲、香江和宝岛地区、韩国、扶桑、澳大利亚、印度、拉美等,或者来自跨国联合制作影片。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