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
读《艺伎回忆录》
直到现在也没有看过那部有两代谋女郎拍摄的同名电影,只是记得这是由于这部影片,扮演初桃的巩俐从此彻底输给了扮演百合的章子怡。
这部写得很不错。百合9岁就到了京都,学习音乐、茶道和舞蹈,也见到了当时如花似玉的艺伎初桃,那些令人陶醉的化妆术、那些繁琐的和服的穿着还有那露在外面能引起男人**的脖子都写得栩栩如生。那个有着一颗狠*的心的初桃、当了**的佐律姐姐,那个还算不错的妈妈,那个老实本分的南瓜,当然还有那个突然出现的会长大人,都很有看头。作为一个美国人,阿瑟·高顿能对日本艺伎如此熟悉,不会是和《蝴蝶夫人》一样的原因吧。(2009/11/16)
读《费孝通暮年自述》
我赞成一个学者的观点:凡是自述、自传、回忆录之类的东西千万不能当作历史看,千万不能自以为当然的以为历史就是像那些人回忆的那样的,因为讲述人无一例外的都会在回忆中扬己所长、隐其所短,这也是古今中外的通病。那个著名的记叙人就曾经过,张学良在回忆录里完全是一派胡言,他还好心的提醒过:\"历史不是那样的。\"张少帅不以为然地回答:\"我,你写,历史就是这样。\"人家怕百年以后有人骂他八辈祖宗,只好谢绝作罢。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上世纪之初就开始对中国的社会进行考察和研究,也是很难能可贵的,在谈到他的那部《中国的士绅》一书时,费老指出,他看见的正是那些士绅的最后阶段,其实并不如此,现在农村士绅的势力大得连党支部也是他们的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纪委专门发也强调过这个问题。(2009-11-1)
读《男人高仓健》
刀削般的坚毅面容、竖领的风衣、凛冽的眼神、*拔的身板,这就是高仓健在日本电影《追捕》里扮演的检察官杜丘给中国观众带来的震撼。于是这个因为《远山的呼唤》、《车站》、《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征服中国观众的日本硬派男人也征服了我这个影迷。当然,2005年,4岁高龄的高仓健来到中国与张艺谋合作,出演了他的第204部影片《千里走单骑》,据是这个日本演员的封刀之作,很认真的看过这部票房平平的艺片,很感人,很值得一看。
这部传记却写得不太好,只是记录了这个日本男人的成长历程:如何被选为演员,于是,田钢一就变成了高仓健,就有了东映义侠系列片的成功,就有了196年的《追捕》,就有了19年的代表作《幸福的黄手帕》,就有了无数的大奖。当然也有与妻子的分手,很平淡,很简单,没有亮点。(2009-11-19)
读《空巢》
张翎的这部写的是一个死去了老伴的大学教授的晚年生活。何淳安因为生活能力不足,不得不请来一个女保姆春桃来做家务,故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也就是那种满世界都可以看见的老少恋。少年丧母、中年丧子、老年丧妻都是人生大不幸,有钱的人当然也就可以有这样的黄昏恋,贫困家庭就只能一个人默默的等待生命的终结。老年人的爱恋就和里面的那个大学教授一样,一要有钱、二要得闲,而且还得有何田田、何远远那样的子女,缺一不可,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人到老年,需要的不是爱而是伴,这部在这方面就有些新意。
张翎的写法直白、简约,很有读头,也很有意思。春桃第一次和何田田通电话,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来到家里的情景都写得很细腻。\"女人正着剪,反着修,先左手、后右手,父亲的十个指头在女人粗糙的掌心走过了一遭,如同抛了一次光,就有些平整光洁起来了。\"我喜欢这样的字。(2009-12-1)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