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提了三个问题,就是取消禁海令、大炮小型化、做连环战船三样,天启对这三样都没有明确回复,这就让袁可立有些焦急。≯> 制武,武将再能干也必须在文官的监督下实施权力,因为武将没有像文官那样从小到大数十年如一日地接受忠君爱国的教育,所以他们没有文官那么忠诚必须接受监督。手雷这东西威力太大足以改变一场战役的胜负,如果这东西落在心怀叵测之人手里,难保其不会产生异心。”
袁可立听了缓缓点头说:“皇上的顾虑有道理,看历代以来数汉、唐两朝为最盛,其中终结汉室之曹操和终结唐室之朱温,两者可都是以军队起家的。这些武人掌握了没人制约的权力野心就会膨胀,不像饱受君臣大防教育的文官那么忠心,像汉之霍光三国之诸葛亮还有本朝之张居正,手中握有废立天子的大权还是一直忠心不二。”
倪元璐问道:“不是还有监军吗?最早时皇上废除了太监监军制度改用御史监军,臣记得我们那一批当监军的有两百多人,后来又增加了好多人去军队里做监军。现在各地方的卫所军不算只算现在的七大军区,按每支野战军最后步骑一共十万人算一共是七十万人,现在的监军人数已经可以达到每人负责两千人左右,如此规模就算有人心怀不轨也应该可以制约了吧?”
天启摇了摇头说:“监军的监督只不过是起个预警作用,真有人要造反这些监军不是被拉拢就是造反时被砍了祭旗,所以朕一再强调每支部队的监军要沉下心去关心了解每个士兵的疾苦,要以他们支持者和娘家人的身份出现,对那些随意打骂士兵和随意奖励士兵的军官要严肃纠正立即制止。军队里军官对士兵的随意责骂和奖励会形成他们的个人威望,当他们的威望已经出朝廷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时,他们的野心就会不受制约地膨胀。”
倪元璐又问道:“现在皇上还规定了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逐步要分开,目的就是让他们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有了人的监督和军队之间的监督还不够吗?”
天启说:“对一般的军队够了但对特殊的军队就不够,比如说某支军队有了充足的手雷,而这支部队的大总兵暗中控制了绝大多数人且心怀异心,到他难的时候就算其他六十万人一起来打他恐怕都打不过,如果他再暗中勾结一二手握重兵之人,朕的龙椅上会不会马上换人先不说,至少大明的大地上会遭遇好多年的战火,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那是在所难免的。”
倪元璐想了想低声说:“臣没有想到这些后果,那臣的那些新型装备还做不做呢?比如说什么大炮小型化,还有用大炮射大威力手雷等。”
天启说:“当然要做,东西没有错它没有立场,主要是人的控制方面要做好。朕听你说过制造手雷的工匠只有几十个人还是分在各隐蔽处分工序做,真正掌握全部制造流程的人算上你现在活着的也只有两个人,这些人都要严格控制和严密保护。你妻子王氏在宁德公主府做女官,朕把你家安在皇城边保护应该放心,另外一个掌握手雷制造流程的技师朕也把他全家安排在一个安全地方,并派锦衣卫严密保护,这些都是为了机密不外泄。”
倪元璐说:“看来得降低车炮营的规模,有人说要将车炮营和神机营结合在一起扩充到十万人,那样就可以绝杀女真人和蒙古人,现在看来这想法有些疯狂了。车炮营和神机营真有十万的话肯定能踏平草原无敌手,但也能踏平关内无敌手,而且大炮攻起城来守都守不住,到时候说不准臣真要成为大明的罪人了。”
天启说:“车炮营和神机营的装备都换了后其战斗力不可小视,加起来最多一万人足够,多了就防不胜防成为心腹之患。为了防备这一万人作乱他们的弹药平时不能给足,真要打仗时才能按量拨事后收回,而且主官要每三年一换并多派锦衣卫监视,车炮营的监军数量要增加达到每百人一个监军。朕这么做并不是信不过左良玉而是信不过这个位置的人,真让车炮营成了某人的私兵他就算不造反也会挟兵自重不听指挥,到时候其麻烦不下于女真人。”
孙承宗这时候说:“皇上说得有道理,想唐朝安禄山当时只是一镇之节度使,后来有大臣说要提防安禄山叛乱,唐明皇不听忠言反而负气让安禄山再掌管两镇,最后促成了安使之乱使大唐的国力急下降并最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的衰落也从此开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大明可不能重蹈覆辙了,想当初唐明皇如果能及时听信忠言并像皇上这样按时换将多派监军,安史之乱说不准不会生,安禄山在历史上说不准也跟汉之柳亚夫本朝之徐达齐名吧?”
天启摇头说:“世上没有假设,但可以说安禄山的野心是唐明皇一步一步给其积累起来的,朕一直在想当年宋高宗如果不杀岳飞,而是如其所愿把全**队都交给岳飞掌管,最后会是一个什么局面呢?”
孙承宗想了想说:“岳飞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他的军队人称岳家军相当于私兵,他在风波亭遇害时应该说没有反心,但是当他掌握了全国的军队并彻底消灭了女真人后,他会怎么做只要天知道。反正臣信不过凭他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字能制约住他随着权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