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网络上传来的回馈,各方的评价都很不错。对导演诺兰基本上都是好评比较多,偶尔几个差评也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这些回馈,电影制作方虽然高兴,但也没有被好评冲昏头脑。只有好评价不算什么,好口碑能带来好的票房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首映首日票房2900万,对于制作方和导演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换成普通的档期,他们甚至可以为这个数字开香槟庆祝。但再多的开心在看到他们和已经进入次周的指环王之间的差距,都会产生难以翻越的无力感。
在蝙蝠侠的上映冲击下,周五那天《指环王》只拿到了3800万,依然牢牢占据冠军的位置。而从蝙蝠侠的票房成绩看,本周票房冠军应该也难以逃出莱拉的掌心。
看到票房,眼巴巴期待着超越的蝙蝠侠制作方们终于理智了下来。反正票房不可能超过,好在影评人和媒体各方面的评价还不错,能拿几个奖项也不算亏本了。
各大媒体其实对这部电影很看好,像是bbc就很喜欢这部电影,认为它是史上最好的蝙蝠侠电影。
而另外很多媒体,也评价诺兰用黑暗写实风格来拍摄,是忠实地还原了原本那个蝙蝠侠,而不是被漫画了许多的蝙蝠侠。同时对他用imax胶片拍摄出来如同歌剧般的效果也给予了很大的好评。
imax好像很受欢迎?罗伊刚沐浴完,只在腰下系了条浴巾就躺在莱拉身边翻看送进房间的报刊。此时他。相比起来以前的蝙蝠侠更像个光明使者,现在这个却有点像黑暗的使徒。
记者对他的话很感兴趣:光明使者和黑暗使徒,这真是个有趣的比喻。那么你喜欢现在的吗?
那人想了想:现在还不好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太看懂电影要讲的东西,应该有比我理解的更深奥的什么在里面。我想再去看一遍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好的,谢谢您的时间。
罗伊将电视的声音调小了一些:黑暗使徒是什么东西?听起来不像是正义的超级英雄。我记得我看到的剧本可没说他变成了坏蛋。
莱拉翻了个身,将视线朝向电视机:应该说的是比较早期的蝙蝠侠。那个时候蝙蝠侠是比较粗犷,比较黑暗的一个英雄。其实这次诺兰的改编,是对最初的还原,之后那些都被漫画神话了。无所不能的英雄总会给人一种孤傲高冷,难以接近的感觉。
罗伊被她说的有些心动:要不,咱们偷偷去看一眼?只是两张票的话,应该不会让敌人得到反攻他们电影的票房吧?
说起电影,莱拉的瞌睡虫就全跑了:也好,我正好也想看看。看看经过她改变的世界,这部诺兰的侠影之谜会不会和前世的原版产生什么变化。
事实上这个变化还真是有,并且相当明显,至少在曾经仔细研究过原版的莱拉眼里,这里的变化很让人惊叹。
她带着许多后世才有的拍摄技巧来到这里,并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畅销的作品。可以说为了了解她的电影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可以赚那么多钱,很多电影圈的人,包括导演制片人等等,都对她的电影做过许多分析研究。
因此她所用的一些小技巧,像是光线的运用剧情的转折方式那些,比较容易看透的部分就被学习走了。有些技巧甚至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主流,被许多年轻导演所推崇。
诺兰也是其中之一,在某些镜头的运用上就不只一次的使用了很有莱拉特色的技巧,让画面看起来更有观赏性。但在具体的剧情安排方面,还是他本人的风格占了主体。
走出电影院,罗伊就一直摆出一副这下我就放心了的表情:和我想的有很大区别。
不好看?莱拉拢了拢被风吹歪的帽子,笑着问他。
说不上来。也不是不好看,但也不是好看。
莱拉倒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你喜欢的是那种更有冲击性的剧情和镜头,如果多安排一些打斗飙车之类的,应该就比较合你的口味了。
罗伊打了个响指:没错,就是这个!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