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的事暂时可以放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选定的花树还没开花。
莺儿婚期渐近,明珠出宫探望过她几次,每每想出言提醒她一些事,却欲言又止,心想等到她嫁过去了,再有传言也不至于伤害巨大时,再说。
看着莺儿沉浸在新嫁娘的喜悦中,明珠为她心疼。
而那尤忠,她离宫那几日随哥哥上街时见过一面——从前萧庭柯自然不会引见,如今他是莺儿的未婚夫,庭柯知明珠与莺儿交好,才有介绍——此人脸黑而微胖,与“英俊潇洒”根本不沾边,才华也很一般,据庭柯说,更不像是传闻中的“憨厚老实”人——真不知莺儿为何一门心思要跟他。
尤忠曾在一次宴会上远远见过明珠,只见身姿窈窕,却没能近处细细看过,如今借此机会得以一见,便将目光落在明珠身上从头到脚地打量,打量过一遍之后发觉明珠冷冷看他,油滑地一笑,明珠报以一冷笑,尤忠忙收回目光看向脚下。
不见尚可,一见尤忠其人,明珠更是为莺儿担忧烦躁。此等心情无法诉说,闷在心里格外难受。她后来便托辞“不愿打扰添乱”,再不去王家探莺儿了。莺儿只道她体贴,觉得她在周南院恐怕也有事忙,所以十分理解。
明珠闷闷,寻不到人开解,便想着送莺儿什么新婚礼物——她虽不赞成这桩婚姻,却不能缺了莺儿礼物,否则莺儿会多心难过。
礼物需得便于随身携带方可表姐妹相伴的一番情意。明珠本想做些衣饰,转念一想“女为悦己者容”,这精心置办的衣饰被拿来取悦尤忠这等人,十分不爽。然而抛却衣饰,其他书籍、玩物等等,均不合意。
于是便备了一小箱首饰,若真到哪天……卖了还能顶钱用。
又怕首饰显眼被尤家人都倒腾走,又取了几样古书字画。若无事,莺儿可以自己赏玩,若不幸,也可以留着傍身——尤家人未必知道几片旧纸值多大价钱
备好之后又想送她一只银水笛,鸳鸯形状,哨口便是鸳鸯尾巴。装水后吹动,其声如鸟鸣。鸟鸣悦耳,可以解忧。
这东西她前世爬沂山路上买来玩过,但只记得大概原理,详细制作并不会,便找哥哥带她去皇城根下铸造坊,李明扬在那里跟着宫里老师傅做“学徒”。
李明扬之父工部尚书李正元,为追求办事严谨之故,年轻时曾特地修习各类工种,也算能工巧匠,但他毕竟主要忙于国家大事——朝廷正修建拦江大坝,故而细枝末节的制造之艺无暇相授,便让儿子去官营的铸造坊观摩“自悟”。
庭柯兄妹到达铸造坊时,李明扬正“乒乒乓乓”敲打一只未成形的铜盆。
他一身短装,挥汗如雨,二人走到身边他也未曾觉察。
“你倒真有工匠的样子。”庭柯笑道。
“挥锤的时候别叫我,若是猛然收了劲可是伤身子的!”李明扬一锤落下,转身一看,惊讶笑道:“子恪!明珠!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
明珠开玩笑道:“多日不见,刮目相看——你竟落魄至斯。”
李明扬笑道:“你这张嘴啊……子恪你再不管教,你将来的妹夫肯定要恨你。”
说着忙撂下铜锤招呼二人去里间找地方坐,遍寻一周只找到两个半成品小凳,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一笑,道:“平日里没客人,我们也不常坐下……”
萧庭柯摆摆手笑道:“无妨。”
又指着那铜盆道:“你做这是干什么?”
李明扬叹口气道:“还不是师傅要我钻研,如何制铜盆省时省力省铜。”
“是要宫中用的精细铜盆么?那岂不是件件都得精雕细琢,哪里有可能省工呢?”明珠疑惑道。
“你想得深,却考虑偏了。”李明扬道:“这是民间生产自用或是供军用的盆,因此朝廷最近……”
话及此处,其意已明,后面的不说萧家兄妹也懂得了。
“批量大生产……这倒是问题。”明珠沉吟道。
萧庭柯笑:“又在嘟囔什么鬼点子。”
李明扬笑叹:“鬼点子神仙点子,我现在是只要有点子便好啊!一边敲打一边琢磨,总想不出如何能省时省力还省铜。”
明珠已然有了主意,笑向李明扬招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与他“如此这般”地窃窃比划片刻,萧庭柯只见李明扬的嘴越咧越大,最后一拍巴掌:“妙啊!”说着便跑进内室忙活去了。
庭柯问明珠她给出了什么主意。明珠一撇嘴,笑道:“‘鬼’的点子,才不要告诉你这个‘人’呢。”
庭柯道:“呸呸呸,说话没遮拦,真不吉利。”
明珠笑道:“偏你男子汉这么胆小。”抬头看看天色已不十分早,对庭柯道:“他今天有的忙了,哥哥明天再接我来吧。”萧庭柯点点头,兄妹二人进屋告辞。李明扬一边迭声抱歉,一边又一头扎进工具堆里“恕不远送”。庭柯笑着摇头,送明珠回去不提。
第二日庭柯来接明珠,笑道:“你倒神机妙算,他今日遣人找我说要请你过去呢。”明珠得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