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年侧过身子,先让着科尔坤和王氏进屋,然后才跟在他们身后,在齐布琛姐弟之前走了进去。
堂屋当中的炕上盘腿坐着个老妇,身着檀色圆领袍服,头上盘着发辫,发间隐有银丝,却不见半点珠玉。两边各立着一个妇人,左边穿靛青的那个三十来岁,右边着牙色的二十余许。三人都满脸温和,含笑看着科尔坤夫妇行礼。
等父母行完礼落座后,便轮到齐布琛姐弟了。齐布琛自己走上前,福哥儿由秋爽抱着,一同到拜垫前跪下。磕完头后,不等科尔坤夫妇开口,大太太便将齐布琛拉到了跟前。
大太太眉眼慈善,身上带着一股烟草味,开口便是满语:“丫头叫什么?几岁了?”
齐布琛立刻用满语答道:“阿姆巴奶奶(伯祖母),我叫齐布琛,今年四岁了。”
“好伶俐的口齿。”大太太摸摸齐布琛的头,指着旁边的两个妇人道:“这是你大伯母,这是二伯母。”待齐布琛见礼后,又指着之前迎他们进门的青年道:“这是你大堂兄。”
齐布琛也见过了,之后便想给大伯祖母介绍自己的弟弟,却见福哥已在秋爽怀里睡熟了。齐布琛不由一愣,脸上露出个无奈的笑。
屋里的人都被姑娘的表情逗得一乐,大奶奶郭络罗氏上前道:“三弟一家路上辛苦,想来这会儿也累了。不如先回屋歇歇,等用晚膳时再叙。”
大奶奶亲自带着齐布琛一家,穿过正房,绕到府里西南角,指着一条穿堂道:“这边过去便是西院,和东院一样也有几处房舍。我还有些事情需要料理,已在西院那边安排了人,这会儿曹贵家的带你们过去,挑一处自己喜欢的住下。若是短了什么,就派人上我屋里取。”
王氏连忙上前道谢:“大嫂子费心了,您有事就去忙,我们自己过去便是。”
大奶奶去后,曹贵家的上前带路。这曹贵家的便是先前在垂花门前接人的媳妇子,王氏看她穿着体面,知她是大奶奶跟前得用的,便慢慢和她套起话来。
当王氏得知东院的正房是大太太住着,便与科尔坤商量了,也没住西院的正房,只挑了正房后一处种了梧桐的院住下。
科尔坤夫妇住了正屋,福哥儿住东厢,齐布琛居西厢,后院还有一排后罩房给嬷嬷丫鬟们住,男仆在前院自有住处。
屋子分配好后,众人都忙着拆行礼收拾东西。正忙得不可开销时,又有一个嬷嬷带着丫鬟媳妇子们过来听差。
齐布琛安静地坐在炕上,看着夏宁忙得团团转。她倒是很想搭把手,但看看自己刚及炕沿高的身量,也知道自己帮不上忙。齐布琛心里叹气,自家缺下人啊!在宁古塔时院子狭,还不觉得人少。这会儿到了盛京,却顿感捉襟见肘。
旁的不,单看齐布琛自己住的房子,同样是西厢,在宁古塔时只有两间屋,盛京的新西厢却比宁古塔的大了一倍有余,一明两暗三间内室,明间为堂屋,暗间做卧室,侧面还有一间耳房。
这么多屋子只夏宁一人收拾,只怕三五日都做不完。和东院那一屋子的丫鬟仆妇一对比,西院可真够寒酸的。
是不是该向额娘提议,找大伯母要些下人来用?只是自己年纪就去管事,会被额娘当成鬼上身吧?
还不等齐布琛想出个委婉的提醒法子,春舒跑进屋里,拽着夏宁就走:“姐姐快跟我去正房,奶奶要分配新人了。”
齐布琛赶紧接口道:“我也要去!”
三人进了正房,就见堂屋里立着十几号人,虽然屋子大,却还是有点挤。齐布琛一时不知从何下脚,便听春舒叫道:“姑娘来了”
下人们仿佛商量好一般,从中间一分为二,齐齐往两侧让道。
齐布琛镇定地穿过人群,余光瞟见两旁的人都低眉敛目,并不因她年纪而有所轻慢,不由地暗自点头,大伯母治家有方,送来的人应当是能用的。
王氏亲自把女儿抱上炕,点点她的鼻子,道:“你这腿倒是跑得快,还怕额娘短了你的人使不成?”
齐布琛一本正经的点头:“听额娘要挑人,我来帮您挑。”
王氏失笑:“你倒会挑人了?可惜今儿不用你挑呢。他们都是你大伯母挑好的,咱们只要放放心心地留下来使就行了。”王氏眸光一瞥,见下人们放松了神色,便又紧一紧弦:“大嫂子挑的人定是得用的,若是不好,咱们也养不起闲人,只好给大嫂子送回去。”
领头的嬷嬷连忙上前道:“三奶奶放心,大奶奶已交代过了,到了三奶奶这儿要用心当差,不然定要重重地罚。”
齐布琛端正地坐在一旁,等着王氏敲打完下人,又把粗使的婆子交给夏嬷嬷分配,留下十个媳妇和丫鬟待选。王氏见女儿一副等着挑人的样子,不禁玩心大起,指着下面对齐布琛道:“谧姐儿来看看,喜欢哪一个,就带回去陪你玩。”
齐布琛也不怯场,摇头道:“我那屋子大了,一个可不够。”
扫一圈下面站的人,齐布琛抬手指向其中两个梳着妇人头的:“额娘的屋子最大,要大人来管,她们应该跟着额娘。”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