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将手相对,放在两腿上,显得霸气十足,问:“什么事?”
“儿臣以为,所谓征北大将军,定是能戍守北城,驱除北方恶贼的将才方能担任。儿臣资历尚浅,且又刚到东北城,若是担任征北大将军一职,只怕遭人闲话。儿臣请旨,辞去征北大将军一职。”
皇帝听后,犹豫了一会儿,末了嘴角显露稍纵即逝的一抹笑,不容人察觉。继而转向李立,:“李爱卿觉得如何?”
早在皇帝犹豫之际,善于察言观色的李立就从他最后的刹那一笑里猜到他心中所想。附和着:“皇上,微臣以为,齐王殿下所言在理。之前几任征北大将军,都为我南刹国血洒沙场,唯一的武将军受伤后,也是自主请辞,若是皇上不同意齐王殿下的请旨,微臣担心武百官私底下会有异议。”
“父皇,李大人所正是儿臣所想。”白傲雪颔首。
虽李立是众所周知的忠臣,对太子的事也尽心尽力,但是皇帝是个疑心极重的人,刚才的询问,就是为了探清楚他到底是向着太子还是向着齐王。
在李立阐明己见之后,皇帝故意思忖一番,:“这些年你的功绩有目共睹,不任征北大将军实在是可惜。奈何你身子抱恙,若是继续担任,朕恐你吃不消。也罢,那差事朕再寻人就是。你安心养病。你有两件事,那另一件是什么?”
“这第二件事与李大人有关。”
“与微臣有关?”李立不解。
“是。九年前的中秋,我与沈都尉去过大人的府上,李大人可还记得?”
“微臣记得。”虽然这么回答,但是时隔九年的事情谁会记得,李立只是想要知道白傲雪意欲何为。
当年根本不曾去过李府,听李立这么回答,白傲雪也知他心里犯疑。白傲雪继续问:“贵府的后山,是不是有一个茶园?”
“是。”
“那次本想去后山欣赏风景,路过茶园时,隔着围墙闻到一股茶香,便好奇,鲁莽地翻了围墙。不心碰见李大人家的五姐在茶园煮茶,只是她并没有看见我。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待她到及笄之年,便向李大人提亲,娶她为妃。”白傲雪着,不忘加上期待的眼神。
皇帝静静地看着。莫叔且站在白傲雪身侧,垂首而立。
“齐王殿下的是息女七遥?”李立微微讶异,九年前,女儿七遥才七岁啊。
“正是。这次来皇城,除觐见天子,再一个就是向李大人提亲。”
在李立惊讶之余,皇帝的脑海已经飞速运转。若是李立和齐王联姻,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齐王随李立,跟随太子,那最好不过;另一种便是李立跟着齐王,对付太子,难从白傲雪那儿找到把柄,但可从他身边的人下手。不管是哪一种结果,联姻势在必得。
皇帝一阵朗笑,:“自从婉儿离世,这些年你也不曾续弦,你母后和母妃少不得在朕耳边唠叨,朕道你是顾着国家大事,也帮着含糊过去,不曾想你是心中有人。既是如此痴心可叹,朕就遂你愿。”到此处,转而看向李立,问:“李爱卿可愿与朕结为亲家?”
皇帝开了口,即便李立不愿,也不敢违抗,更何况这也是他心中所想。忙着叩拜谢恩:“息女何德何能,得齐王殿下中意,实属圣上皇恩浩荡,李家祖上积德。微臣谢主隆恩。”
皇帝心情兀然间变得很好,:“来人。”
候在门外的宣旨太监呈祥颔首进来,呈纸提笔,站定敬候。
“赐婚齐王白傲雪诏:齐王白傲雪,金玉其质,葵藿倾阳。九天降女以为配,成金玉良缘。承天时运,将李尚书李立之女李七遥许配其为齐王妃。迎至封地东北城,择良辰吉日完婚。”
呈祥写罢,颔首退下,将草拟的话送到翰林院,交由专门拟写圣旨的庶吉士书写。
圣旨已下,李立和白傲雪纷纷叩首而谢。在皇帝的一声平身里,白傲雪的嘴角也扬起了一个胜利者的笑。
恰在这时,屋外的御医赶来,帮白傲雪诊断后是体质虚弱,需得好好静养。
待到御医看过后,白傲雪又对皇帝:“父皇,儿臣先随御医去太医院看看,随后会去向母后和母妃亲问安,稍晚一些,会去李大人的府上拜访。”将自己的行程悉数禀报,是为了不让皇帝疑心。
李立礼节性地回以颔首礼,:“微臣静候齐王殿下。”
待皇帝恩准之后,白傲雪先于诸位御医走出屋子,绕到昭阳殿前殿,在浮阶顶端驻足片刻。
抬头看一眼生活了多年的皇城的天,乌云密布,边际却隐隐渗着金光。叹口气,白傲雪踏步走下浮阶。
已经踏上这条路了,就没有回头的余地。
他不知道,屋中的皇帝也同样心有所思。派去监视白傲雪的人回禀,白傲雪待那易侬兮极为和气,想来白傲雪的那重伤获救之事也十有**。
当年贤妃诞下双胞胎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地位直逼后位,引起皇后的忌惮,后二子虽夭折,但是其地位依旧稳固。白傲雪自幼是贤妃带大,不受皇后待见,尤其是在其屡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