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梦补109 正文1 加油!(1/3)
作者:诗君
(大白纸注:以下为新的续补)
且说贾母经此贾府几乎险招灭顶之灾的抄家之惊吓,又有贾赦贾珍被发配边疆的思念之痛,再加上之前的如黛玉之逝的病根还在,终于支撑不住,又病倒了。
(大白纸注:以下为修改后的原)
这天宝玉到贾母这边来请安,贾母知宝玉的那块玉还未找到,忽然想起一件东西来。便叫鸳鸯开了箱子,取出祖上所遗的一个汉玉玦,虽不及宝玉他那块玉石,挂在身上却也希罕。
(大白纸注:此处正好契合之前宝玉的玉还未找到之情节)
鸳鸯找出来递与贾母,便说道:“这件东西,我好象从没见的。老太太这些年还记得这样清楚,说是那一箱什么匣子里装着,我按着老太太的话一拿就拿出来了。老太太这会子叫拿出来做什么?”贾母道:“你那里知道?这块玉还是祖爷爷给我们老太爷,老太爷疼我,临出嫁的时候叫了我去,亲手递给我的。还说:‘这玉是汉朝所佩的东西,很贵重,你拿着就象见了我的一样。’我那时还小,拿了来也不当什么便撩在箱子里。到了这里,我见咱们家的东西也多,这算得什么,从没带过,一撩便撩了六十多年。今儿见宝玉这样孝顺,他又丢了一块玉,故此想着拿出来给他,也象是祖上给我的意思。”
贾母便喜欢道:“你过来,我给你一件东西瞧瞧。”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便把那块汉玉递给宝玉。宝玉接来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甚是精致。
宝玉口口称赞,道:“此玉才纯正。”(大白纸注:这句话是新续补内容,之前有评过这里写汉玉有暗喻“复汉”之意,因此,宝玉的这话正是点睛之言)贾母道:“你爱么?这是我祖爷爷给我的,我传了你罢。”宝玉笑着,请了个安谢了,又拿了要送给他母亲瞧。贾母道:“你太太瞧了,告诉你老子,又说疼儿子不如疼孙子了。他们从没见过。”宝玉笑着去了。
自此,贾母两日不怎么进饮食,胸口仍是膨闷,觉得头晕目眩,咳嗽。邢王二夫人、凤姐等请安,见贾母精神尚好,不过叫人告诉贾政,立刻来请了安。贾政出来,即请大夫看脉。不多一时,大夫来诊了脉,说是有年纪的人,停了些饮食,感冒些寒,略消导发散些就好了。开了方子,贾政看了,知是寻常药品,命人煎好进服。
(大白纸注:这里说明是“寻常药品”,而且只是“感冒些寒”,但之后贾母的身体却急剧下降而逝,这其中恐怕就有之前推论过的王夫人的“功劳”,因此,这些情节的字必须在下面写出,而且,显然,除了极隐晦的连篡改者们都看不出的此类情节未被删除外,其余较明显的相关情节显然是被删掉了的,之后会有相关注明)
以后贾政早晚进来请安。一连三日,不见稍减。贾政又命贾琏打听好大夫,“快去请来瞧老太太的病。咱们家常请的几个大夫,我瞧着不怎么好,所以叫你去。”贾琏想了一想,说道:“记得那年宝兄弟病的时候,倒是请了一个不行医的来瞧好了的,如今不如找他。”贾政道:“医道却是极难的,越是不兴时的大夫倒有本领。你就打发人去找来罢。”贾琏即忙答应去了,回来说道:“这刘大夫新近出城教书去了,过十来天进城一次。这时等不得,又请了一位,也就来了。”贾政听了,只得等着,不提。
(大白纸注:请注意以上这段话,刘大夫是宝玉病时的大夫,而宝玉之病却很可能就是宝钗嫁宝玉之前那次病,而刘大夫却突然出城了,便可能是心中有鬼,那宝玉那次“病”为什么昏沉这里又有了另一个证据,而且要记住这位刘大夫,因为之后贾环要找证人时,他可能是其中之一,
而“又请了一位”,既然是经过贾琏之手,那恐怕凤姐儿知道,而凤姐儿知道,恐怕王夫人便知晓,于是,这位大夫到底是谁请来的,便其中有问题了,
而如果这个成立,那之前的本是感冒小病,为何几天内“不见稍减”?那在煎熬药时,是否有人动了手脚,问题就更大了,
因此,以上这段话即被保留的连篡改者都没看出的隐晦之,也极其符合前八十回曹雪芹的隐晦之笔,因此以上不必在熬药的情节上再过多暗喻)
且说贾母病时,合宅女眷无日不来请安。一日,众人都在那里,只见看园内腰门的老婆子进来回说:“园里的栊翠庵的妙师父知道老太太病了,特来请安。”众人道:“他不常过来,今儿特来,你们快请进来。”凤姐走到床前回了贾母。岫烟是妙玉的旧相识,先走出去接他。
只见妙玉头带妙常冠,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绸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塵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岫烟见了问好,说是:“在园内住的时候儿,可以常来瞧瞧你;近来因为园内人少,一个人轻易难出来。况且咱们这里的腰门常关着,所以这些日子不得见你。今儿幸会。”妙玉道:“头里你们是热闹场中,你们虽在外园里住,我也不便常来亲近。如今知道这里的事情也不大好,又听说是老太太病着,又惦记着你,还要瞧瞧宝姑娘。我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